[发明专利]一种棉籽脱绒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7231.2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5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大丰区金一品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锦全 |
地址: | 22416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籽 脱绒 酸性处理液 二次中和 碱性溶液 棉籽脱绒 喷洒 清洗 中和 节约生产成本 棉花种子 脱绒设备 消耗量 短绒 硫酸 喷淋 松散 | ||
一种棉籽脱绒的工艺方法,属于棉花种子的处理技术领域。将带有短绒的棉籽通过脱绒设备进行初次脱绒处理,脱绒处理掉在棉籽上的松散的长短绒;将初次脱绒后的棉籽用酸性处理液进行喷淋处理,使酸性处理液均匀的喷洒在初次脱绒后的棉籽上;将喷洒酸性处理液的棉籽进行干燥,干燥一段时间后,用碱性溶液进行中和;对中和后的棉籽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再用碱性溶液进行二次中和,即可获得脱绒后的棉籽。通过酸性处理液能够降低硫酸的消耗量,节约生产成本,并通过二次中和,能够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花种子的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棉籽脱绒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种子的加工是棉花种植业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收获的籽棉经过扎花工序,棉绒和棉籽分离,扎过的棉籽一般带有6-7mm的短绒,这种带绒棉籽不能直接作种子用,通常要经过脱绒处理。
目前,棉籽脱绒工艺方法是:带短绒棉籽喷淋稀硫酸拌匀,接着进入离心机、甩干,同时回收酸液,甩干后的棉籽进入烘干室,烘干后的酸蚀棉籽,其表面的短绒已经被碳化,这时进入摩擦装置,棉籽上碳化后的棉短绒被打磨掉,棉籽经过清选被分离出来,清选常采用风选或筛选,获得可以作种子的棉籽。上述工艺方法的缺陷是:消耗的酸液过多,产生的废弃物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棉籽脱绒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棉籽脱绒的工艺方法,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将带有短绒的棉籽通过脱绒设备进行初次脱绒处理,脱绒处理掉在棉籽上的松散的长短绒;
步骤二:将初次脱绒后的棉籽用酸性处理液进行喷淋处理,使酸性处理液均匀的喷洒在初次脱绒后的棉籽上;
步骤三、将喷洒酸性处理液的棉籽进行干燥,干燥一段时间后,用碱性溶液进行中和;
步骤四、对中和后的棉籽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再用碱性溶液进行二次中和,即可获得脱绒后的棉籽。
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的酸性处理液的原料包括硫酸、磷酸、醋酸、柠檬酸、亚硫酸氢钠、疏基苯并噻唑、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优选的,上述原料按重量份为:
硫酸 20-30份
磷酸 10-15份
醋酸 10-20份
柠檬酸 5-10份
亚硫酸氢钠 5-15份
疏基苯并噻唑 15-20份
聚丙烯酰胺 10-20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0-15份。
优选的,上述原料按重量份为:
硫酸 25份
磷酸 13份
醋酸 15份
柠檬酸 7份
亚硫酸氢钠 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大丰区金一品棉业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大丰区金一品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种子播种前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促进白头翁种子萌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