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蛋白的恒温自动化检测与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7911.4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6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皓;龚雨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晓华 |
地址: | 06321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蛋白 高效制热 控制装置 生物芯片 显示中心 自动化 温度控制系统 自动检测过程 低频振荡器 温度感受器 采集部件 定时部件 放大电路 配合控制 试样容器 温度要求 制热电路 自动检测 检测 算法 整型 应用 分析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蛋白的恒温自动化检测与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系统由高效制热器、制热电路、温度感受器、整型放大电路、A/D转换设备、控制与显示中心,低频振荡器,试样容器,其中控制与显示中心中含有A/D数据采集部件和计数/定时部件;针对生物芯片生物蛋白自动检测过程的温度要求,对其温度控制进行研究,采用高效制热器配合控制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满足生物芯片生物蛋白自动检测分析仪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检测温度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蛋白的恒温自动化检测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蛋白自动检测仪是主要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来实现生物蛋白批量、高精度、自动化检测与分析的系统。应用生物芯片进行生物蛋白检测要求检测过程的反应温度恒定在37℃,因此生物芯片生物蛋白自动检测仪中需要采用高精度温度控制手段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生物体液中的血液、血浆和血清是非常复杂的含有蛋白质的溶液,其含有许多其它类的并非所感兴趣的蛋白质或者酶的化合物,其全部被精细地平衡和调节在血流中的以非常广泛范围的生化上复杂的功能(如氧运输、免疫防卫和防止伤口过量出血的凝血系统)进行工作。特别是当血是从动物上流出并且暴露在大气和不同类型容器的表面,它会变得不稳定,在温度与体液温度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蛋白的恒温自动化检测与控制装置,能够提供一种温度稳定的控制测试方式,降低温度的波动,使得样液温度更加的均衡,并实在生物芯片的自动化检测和控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蛋白的恒温自动化检测与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系统由试样容器(1)、高效制热器(2)、温度感受器(3)、整型放大电路(4)、A/D转换设备(5)、控制与显示中心(6),低频振荡器(7),其中控制与显示中心中含有A/D数据采集部件和计数定时部件,高效制热器含有制热电路(8)。其中控制与显示中心中含有A/D数据采集部件和计数/定时部件。
生物血液蛋白自动检测仪的温度信息由温度感受器采集,经放大整型后通过数据采集卡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送入控制与显示中心,控制与显示中心中的温度控制程序采用算法根据采集所得温度信息画出波形,并根据波形,利用计数定时部件调制驱动制热电路进而控制高效制热器,实现反应单元的恒温控制。进一步减低温度的不均匀,设置两个以上的温度感受器,并设置低频振荡器,当多个温度感受器的温度差在1%以上,启动低频振荡器,提高样液的流动性,降低温度差异。而低频振荡对生物蛋白的影响较小,低频振荡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温度感受器的精度设置在0.01-0.0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精确分辨温度,降低误差。
进一步,所述A/D转换设备的精度设置在0.01-0.0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精确温度,降低转换时的误差。
进一步,控制与显示中心通过算法计算出制热器驱动电压。
有益效果:针对生物芯片生物蛋白自动检测过程的温度要求,对其温度控制进行研究,采用高效制热器配合控制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满足生物芯片生物蛋白自动检测分析仪的应用。
控制与显示中心形成一体,可以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也可以与其他的控制设备整合为一体,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