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桥梁双层防撞护栏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8504.5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英;张路路;王秦;梁霖浩;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F15/02;E01F1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护栏板 防撞护栏 辅助立柱 主立柱 复合 高速公路桥梁 圆柱钢套 缓冲 下端 安全防护功能 缓冲装置 连接部位 行驶方向 缓冲层 有效地 上端 动能 两级 上套 校正 公路 汽车 损伤 消耗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公路桥梁双层防撞护栏及使用方法,防撞护栏包括主立柱、复合缓冲护栏板和辅助立柱,主立柱的下端固定,朝向公路的一侧与复合缓冲护栏板连接,复合缓冲护栏板与主立柱的连接部位设有缓冲装置;辅助立柱设置在复合缓冲护栏板朝向公路的一侧,辅助立柱下端固定,上端与主立柱连接;辅助立柱上套设有缓冲圆柱钢套,缓冲圆柱钢套的外表面设有缓冲层。本发的防撞护栏具有两级安全防护功能,能够有效地消耗汽车的动能,以及校正汽车的行驶方向,减少人员及车辆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桥梁双层防撞护栏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桥梁防撞护栏是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它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高速公路的桥梁护栏板尽管做不到避免事故发生,但是至少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因为有时候汽车之间发生碰撞可能不会对人造成很大危害,但是汽车与人碰撞却是极其危险的。总体来说护栏板是高速公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保护行车人的安全起着不可置否的作用。现有的高速公路桥梁防撞栏主要是一种以波纹状钢护栏板相互拼接并由主柱支撑的连续结构,它利用土基、立柱和横梁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方向,恢复到正常的行驶方向,防止车辆冲出路外。
车行驶过程中具有动能,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所以在发生紧急情况下,当汽车与普通护栏相撞时,在瞬间冲击荷载的作用下,护栏基本上不移动,不变形,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吸收一是靠汽车本身的塑性变形,二是靠汽车与护栏之间的摩擦接触,三是靠汽车沿着护栏的爬高和汽车行驶方向的改变,因吸收的能量有限且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所以汽车极大的动能转换不出去就会转换为破坏汽车的能量,尤其是破裂的防护板伤人更为严重,也不能有效阻止汽车翻入高速公路两侧的防水沟或冲入对面车道撞车的危险发生。如果防护栏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则会则有利于使汽车恢复到正常行驶方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桥梁双层防撞护栏及使用方法,本发的防撞护栏具有两级安全防护功能,能够有效地消耗汽车的动能,以及校正汽车的行驶方向,减少人员及车辆的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速公路桥梁双层防撞护栏,包括主立柱、复合缓冲护栏板和辅助立柱,主立柱的下端固定,朝向公路的一侧与复合缓冲护栏板连接,复合缓冲护栏板与主立柱的连接部位设有缓冲装置;辅助立柱设置在复合缓冲护栏板朝向公路的一侧,辅助立柱下端固定,上端与主立柱连接;辅助立柱上套设有缓冲圆柱钢套,缓冲圆柱钢套的外表面设有缓冲层。
复合缓冲护栏板为S形复合缓冲板。
复合缓冲护栏板依次包括内层缓冲板体、中层缓冲板体和外层缓冲板体,内层缓冲板体、中层缓冲板体和外层缓冲板体之间相互粘接。
内层缓冲板体、中层缓冲板体和外层缓冲板体均为由Kevlar纤维与树脂复合而成的网状结构。
所述缓冲装置为缓冲橡胶,缓冲橡胶设置在复合缓冲护栏板的波谷处,缓冲橡胶、复合缓冲护栏板和主立柱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当缓冲橡胶、复合缓冲护栏板和主立柱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后,复合缓冲护栏板的波峰与主立柱之间具有缓冲间距。
连接螺栓上还套设有钢质垫片,钢质垫片设置在缓冲橡胶和复合缓冲护栏板之间,钢质垫片的一端与复合缓冲护栏板接触,另一端与缓冲橡胶接触。
辅助立柱与缓冲圆柱钢套之间为间隙配合。
缓冲层为纹状缓冲橡胶,纹状缓冲橡胶与缓冲圆柱钢套之间为过盈配合,纹状缓冲橡胶的外表面开设有十字形花纹。
辅助立柱的下部设有用于对缓冲圆柱钢套的下端进行支撑和定位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为片状圆环结构,套设在辅助立柱上并与辅助立柱固定连接,缓冲圆柱钢套的下端面与支撑装置的上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85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