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地磁控立方星的姿态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8717.8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李涛;申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毛启程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饱和 自适应容错 鲁棒控制 外部扰动 磁控 自适应神经网络 控制系统模型 非线性系统 闭环反馈 动态结构 隔离环节 可靠运行 控制补偿 控制性能 控制作用 鲁棒性能 容错控制 抑制扰动 姿态保持 时变 重构 抵消 隔离 卫星 引入 恶化 改进 | ||
本发明提供的近地磁控立方星的姿态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根据受到的外部扰动情况,构造H∞鲁棒性能指标,确定闭环反馈增益,以抑制扰动的影响;针对执行器饱和情况,设计饱和隔离环节,改进鲁棒控制,形成具有饱和隔离的H∞鲁棒控制,保持正常的控制作用,使系统避免因执行器饱和而引发控制性能恶化;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动态结构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控制补偿器,以抵消执行器小故障引起的控制系统模型的改变,从而构造出自适应容错控制律,实现快速有效的控制重构,将姿态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确保卫星稳定可靠运行。用以针对一类具有外部扰动,执行器小故障及饱和情况下的不确定时变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容错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确定时变非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自适应鲁棒容错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地磁控立方星的姿态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立方星是近年微小卫星领域的热点,广泛用于大学开展航天科学研究与教育,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入轨快等特点,可作为星载平台,实现对海洋、大气环境、船舶、航空飞行器等的监测。显然,立方体星的准确定位和姿态控制将直接影响到遥测数据的精度,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星载平台的稳定可靠及精确性要求,设计一种有效的、性能良好的姿态容错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价值。
故障容错控制是当前卫星姿态控制研究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已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成果,而对近地磁控立方星的姿态容错控制研究的成果还不是很多,现有文献中所采用的容错控制方法大多都是针对飞轮故障,对于完全使用磁力矩器作为执行机构的近地立方星则没有相关研究。磁力矩器分别采用三个方向的磁棒来实现三轴稳定控制,而磁棒则由通电的线圈产生磁力矩,线圈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发热,其性能有可能下降,这将导致姿态控制效果变差,因此,对于磁控卫星而言,需要考虑执行器部分损伤时的容错控制策略。磁力矩器实际工作时,受到磁力棒的物理特性的限制,其输出幅值通常都必须在容许的范围内,不能无限增大,否则就会出现执行器饱和的情况,从而不能正常的执行控制器的指令,使得系统的控制性能下降甚至不稳定。在卫星正常运行时一般不会出现执行器饱和,但是在开始启动运行,以及发生故障进行重构控制时,由于系统状态剧烈的变化,就会引发执行器很快饱和,一旦饱和时间过长而没有措施及时调整,将会导致系统控制作用的失效,所以,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在姿态容错控制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执行器饱和的处理方法,在控制方法中增加饱和信号隔离环节,可以使系统不受执行器饱和的影响,并保持满意的动态性能。
有关近地磁控小卫星的姿态控制中,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外部干扰对卫星姿态的影响,如重力力矩、太阳辐射、空气阻力以及内部噪声等,这会导致控制性能的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在设计控制算法时必须使控制系统具备一定鲁棒能力,以抑制扰动的影响。采用的H∞鲁棒控制对系统中存在的未知外扰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通过设定一定的范数边界条件,可以确保系统状态始终处于容许的范围内,从而使被控系统不受干扰影响保持较好的控制性能。
近地磁控立方星的姿态控制系统通常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较多的外部扰动、长时间工作造成磁力矩器的效能下降、以及执行器饱和等情况,一般的H∞鲁棒控制已不能完全实现系统的闭环稳定,在此基础上引入一种动态自适应神经网络,以此来消除执行器小故障引起的模型不确定性,起到重构控制算法作用。当卫星执行机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效能下降时,可视为一类小故障,通过自适应调整控制器参数,重构控制作用,实现容错功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近地磁控立方星的姿态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使得能够在所设计的容错控制律作用下,通过设计具有饱和隔离的H∞鲁棒控制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动态结构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控制补偿器,构造自适应鲁棒容错控制方法,有效抑制外部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并解决执行器饱和问题,以及实现执行器小故障时的控制重构功能,将卫星姿态角的波动控制在容许范围内,确保立方星的稳定可靠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8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