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隧道专用防火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9203.4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柏宗;王晓龙;王永泉;姜言刚;丁治;刘斌;刘建华;葛楠;韦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03 | 分类号: | E21F17/103;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张方昆 |
地址: | 26102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门 防火 电机控制器 电缆隧道 火情检测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电连接 多连杆机构 信号输出端 驱动 底部连接 电机驱动 滑动安装 间隔安装 铰链安装 结构稳定 通信连接 优点效果 电连接 控制端 控制室 防火墙 操控 远端 通风 电机 隧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隧道专用防火门系统,其包括间隔安装在隧道内的多道防火墙,防火墙上通过铰链安装有防火门,防火墙上滑动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驱动块,驱动块通过多连杆机构与防火门的底部连接;防火墙上安装有火情检测装置,火情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一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上连接有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的控制端电连接;各控制电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远端控制室通信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稳定可靠、操控方便、能兼顾通风和防火的优点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隧道安全防护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缆隧道专用防火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需求的剧增,电缆隧道逐渐增多,然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为了确保电缆隧道的正常运行,也为了保护电缆财产安全,隧道内部需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道防火门。
常见的防火门有常开式防火门和常闭式防火门。对于常开式防火门,如果隧道内发生火灾,工作人员很难及时赶到并关闭防火门,火焰将穿过防火门进入电缆隧道的另一段,将会扩大事故的损失,防火门没有发挥出防火的作用。对于常闭式防火门,会造成隧道内通风不良、环境温度增高,更容易发生电缆火灾事故。
电缆隧道内部防火门的开闭控制一直困扰着用电单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操控方便、能兼顾通风和防火功能的电缆隧道专用防火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缆隧道专用防火门系统包括间隔安装在隧道内的多道防火墙,防火墙上通过铰链安装有防火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防火墙上滑动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驱动块,驱动块通过多连杆机构与防火门的底部连接;防火墙上安装有火情检测装置,火情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一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上连接有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的控制端电连接;各控制电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远端控制室通信连接。
所述驱动块滑动安装在一滑槽内,滑槽内转动安装有驱动丝杠,驱动丝杠穿过驱动块且驱动块上开设有与驱动丝杠配合的内螺纹孔,电机安装在滑槽的远离防火门的一端,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驱动丝杠的端部连接。
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摆转杆和第二连杆,摆转杆的中部通过支撑臂转动安装在防火墙上,摆转杆的前端靠近防火门、后端靠近驱动块,第一连杆的其中一端与摆转杆的前端铰接、另一端铰接在防火门的底部,第二连杆的其中一端与摆转杆的后端铰接、另一端与驱动块铰接。
所述摆转杆与支撑臂的连接点位于摆转杆中部靠前的位置处。
所述控制电路为单片机电路,单片机电路上连接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警铃和/或警灯。
所述单片机电路通过WiFi模块和无线网桥连接到广域网上,控制室通过网络通信设备与广域网连接。
所述防火门系统还包括可与广域网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显示屏、内置于壳体中的微处理器和WiFi模块。
所述火情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CO浓度传感器。
所述防火墙的墙体内穿装有用于安装各传感器的安装筒,温度传感器和CO浓度传感器在靠近安装筒两端的位置处各安装一个,安装筒内安装有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效果:
1)防火门采用自动开启和关闭结构,并利用电机驱动,当火情检测装置检测到某一段隧道内有火情时,将信号发送给对应防火墙上的控制器,再由控制器发送给远端控制室,远端控制室接收到火情信号,返回指令给对应防火墙上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借助电机控制器对电机进行自动控制,从而控制开启或关闭对应的防火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9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