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喂养施氏獭蛤稚贝的混合微藻饵料的培养及投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9517.4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邹杰;杨家林;聂振平;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A23K50/80;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海市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 代理人: | 黄曦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饵料 稚贝 微藻饵料 投喂 供应不足 海洋硅藻 海洋微藻 混合培养 水管口径 育苗过程 笔尖 水化 生长 贝类 根管 壳长 下带 种苗 搭配 喂养 需求量 养殖业 筛选 南方 沿海 应用 | ||
施氏獭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适合喂养施氏獭蛤稚贝的混合微藻饵料的培养及投喂方法,属水产学中双壳贝类的饵料培养及投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施氏獭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合喂养施氏獭蛤稚贝的混合微藻饵料的培养及投喂方法,通过混合微藻饵料的科学培养及正确投喂,提高施氏獭蛤稚贝培育的成活率、生长率,克服传统喂养施氏獭蛤稚贝的饵料不足,稚贝生长缓慢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适合喂养施氏獭蛤稚贝的混合微藻饵料的培养及投喂方法,包括下述具体技术步骤:
(1)微藻接种培养:
在海岸滩涂的水洼中收集笔尖根管藻和细弱海链藻,将笔尖根管藻和细弱海链藻混合培养于敞开的容器中,日光照强度>3000lux,加入自然海水并消毒,比重>1.010,水深1m-1.5m,水温26℃-32℃,海水中加入生长素15g/m3和煮沸过的发酵鱼汁10g/m3,首次接种量约占培养水体的8%-10%,其中笔尖根管藻占比60%-70%,使用含体积分数2%CO2的空气通过培养水体,培养至可见度30cm-40cm时作为藻种继续大量扩培,扩培接种量占培养水体的20%-30%,培养至可见度<40cm时得到含笔尖根管藻和细弱海链藻混合微藻饵料水体;
(2)投喂方法:
取上述含笔尖根管藻和细弱海链藻混合微藻饵料水体投喂施氏獭蛤稚贝,在稚贝期且壳长≥1mm时期开始投喂,每隔6~8h投喂一次,投喂时饵料经过300目网袋搓滤,投喂3h后大量充气形成水面扰动翻滚,同时换水50%以上,投喂饵料水体占育苗水体5%-8%,保持投喂饵料后1.5h-3h养殖水体澄清;
所述消毒是指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水中的病原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9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蚌池塘的高产高效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施氏獭蛤选育家系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