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胶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9652.9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8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峰;吕正;葛威伟;王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郑黎明 |
地址: | 315207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胶 废水处理 方法 | ||
一种果胶废水处理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包括9个主要步骤,其中具有两次混凝絮凝步骤,以及活性污泥生化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具有两次混凝絮凝步骤,极大的增加了果胶的获得率,减少了废水内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还通过活性污泥对果胶废水进行泥水分离,让果胶留在污泥上,不仅果胶污泥能二次利用,分离后的废水清澈干净达到了直排的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果胶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果胶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它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其分子量约5万~30万,柑橘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果胶含量高达1%,果胶是增稠剂,可使柑橘罐头生产废水显现粘稠性状,影响生物处理,果胶含量较高的柑橘生产排放物采用普通工艺难以干化处理,主要原因是采用压滤工艺时因其渗水性差而无法进行压滤操作,采用滤干工艺时滤干时间较长,废水中的细小果肉类物质容易腐烂,微生物分解的方法分解废水中的果胶,对于果胶含量较高柑橘罐头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微生物分解的效果也不理想,因为果胶含量大,微生物分解效率低,且培养微生物需要的成本大,因此使用传统的絮凝沉淀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都比较困难。
现有处理柑橘罐头果胶废水的装置,包括依次相通的滤渣池、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气浮池、生物反应池以及污泥池等;废水经格栅过滤拦截呈悬浮或漂浮状态污染物后流入混凝沉淀池,进行调节柑橘罐头果胶废水pH,并加入聚丙烯酞胺及石灰乳,由搅拌装置搅拌一定时间,可去除部分COD及SS,池内设刮泥机,沉淀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池,废水则进入气浮池,通过曝气装置进行气浮处理,气浮过程中生成的污泥进入污泥池,气浮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到生物反应沉淀池,并向生物反应沉淀池投加简青霉的成熟菌体,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降解,最终达标排放,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由于向生物反应池内投加的简青霉成熟菌体为一种特殊菌种,菌种培养难度较大,且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果胶废水处理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本方法具有两次混凝絮凝步骤,极大的增加了果胶的获得率,减少了废水内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还通过活性污泥对果胶废水进行泥水分离,让果胶留在污泥上,不仅果胶污泥能二次利用,分离后的废水清澈干净达到了直排的标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果胶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将果胶废水流入机械格栅内,捞除果皮、果肉等大份渣滓后进入集水池;步骤B:随后果胶废水进入旋转筛网去除分离经络和囊衣等小份渣滓;步骤C:随后果胶废水进入中和池进行PH控制;步骤D:随后果胶废水进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内通过果胶提升机将水面上的果胶捞出;步骤E:随后剩余的果胶废水进入前混凝絮凝池,在前混凝絮凝池内投入混凝絮凝剂,然后流入前气浮池,在前气浮池内果胶废水进行第一次果胶分离,果胶自流入果胶池,其余果胶废水自流入水解池;步骤F:果胶废水在水解池内进行酸化处理,随后流入后混凝絮凝池,在后混凝絮凝池中投加PAC和PAM,随后果胶废水流入后气浮池;步骤G:在后气浮池中果胶废水进行第二次果胶分离,果胶自流入果胶池,其余废水自流入活性污泥池;步骤H:废水在活性污泥池内进行生化处理,随后活性污泥进入辐流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流入排放口进行排放,分离出的污泥底部回流至活性污泥池,表面经吸泥机吸入果胶池;步骤I:将果胶池内的果胶尼通过叠螺机制成果胶泥饼。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C中,通过投入石灰乳使得果胶废水的PH值控制在7~8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E中,投入前混凝絮凝池的混凝絮凝剂是 硫酸铝、三氯化铁、 硫酸亚铁、碳酸镁、氯化亚铁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机械格栅的间隙在5 mm至10mm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旋转筛网的过滤目数最小为20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H中,将附着有果胶的污泥表面进行刮取并且吸附,然后将剩余污泥回流到活性污泥池进行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9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