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布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0236.0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4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林;简润桐;陈章武;梁以坚;冼定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52806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料斗 输送模块 粉料 送料模块 推送架 输送皮带 布料设备 送料格栅 造型装置 筛网 震动 成型装置 平料装置 生产设备 生产效率 占地空间 主皮带 皮带 节约 维护 管理 | ||
1.一种多功能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第一粉料下落输送模块(1),该第一粉料下落输送模块(1)包含2个以上的下料斗(11),下料斗(11)之间设置造型装置(14),造型装置(14)与其前方的下料斗(11)设置有震动筛网(13),该震动筛网(13)位于临近下料斗(11)的下方,与送料模块(3)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平料装置(15),平料装置(15)位于主皮带(12)上方;该震动筛网(13)下方设置有主皮带(12),该主皮带(12)向后延伸设置,其端部与成型装置(4)相邻接;
该主皮带(12)上方设置送料模块(3)以及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送料模块(3)紧邻第一粉料下落输送模块(1);
该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包含若干下料斗(11)、输送皮带(22)、中转斗(24)及推送架(23),中转斗(24)固定在输送皮带(22)上与输送皮带(22)同步往返,输送皮带(22)下方连接带动输送皮带(22)运动的推送架(23),输送皮带(22)上方为下料斗(11);
送料模块(3)包含下料斗(11)、送料格栅(32)及推送架(23),送料格栅(32)位于下料斗(11)下方,送料格栅(32)下方连接带动送料格栅(32)的推送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下料斗(11)是辊筒式或皮带式或闸口式下料装置,每个下料装置含有装料斗和其下可转动或可开合的使原料下落的辊筒或皮带或闸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造型装置(14)是预先设计形状的异形切片安装在气动或电动驱动的可升降的支架上下插和升起,或者是异形切片安装在辊筒表面滚切而构成的,其切片是金属材质或PVC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送料格栅(32)是向下框压住粉料运行的框压式保真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送料格栅(32)为在送料载体平面上自上而下承接粉料再运送的承接式输送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中转斗(24)是底部开口的方形储存装置,其固定在输送皮带(22)且能上下调节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粉料下落输送模块(1)的下料斗(11)为6个,按照输送顺序依次为:雕花式辊筒(111)、平铺粉料斗(112)、平面辊筒(113)、雕花式辊筒(111)、平面辊筒(113)及补料辊筒(116)。
8.一种多功能布料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制备好生产陶瓷砖所需的各色原料;
(2)安装好布料设备,调整设置好各模块装置的相关参数;
(3)开启布料设备
实施方案一:
步骤一、第一粉料下落输送模块(1)的下料斗(11)中的前三个启动,将其内预定色彩的粉粒料布落在承接并传送原料的主皮带(12)上布落预定厚度的粉料,在造型装置在下切的停止时间与载体传送的相对运动中,第一组造型装置(14)的各个切片在下切的过程中阻挡了主皮带(12)上的预定图案布局形成了粉料的堆积和凹坑,再经第四和第五个下料斗,其中预定色彩预定料量的粉料填补,再经第二组造型装置(14)的下切阻挡作用,最后填入第六个下料斗中的预定色彩预定料量的粉料,经平粉装置(15)打平后形成第一层图案原料并向成型方向传送;
步骤二、当上述布局的原料传送至送料模块(3)下方时,送料格栅(32)下压,这里的送料格栅为保真格栅,框住第一层布局好的预定图案的粉料,推送架(23)驱动送料格栅(32)向成型装置(4)推送,步骤一继续工作,当送料格栅(32)前行至模腔正上方与模腔位置重合时,下模芯下降,送料格栅(32)框压住的预定图案粉料下落在模腔的下模芯表面并随落模落入模腔中,推送架(23)返回,待返回退出压机横梁位置时,压机冲头下压,制备砖坯;
步骤三、推送架(23)返回至初始位置,送料格栅(32)继续框压住传送而来的步骤一的图案布局原料,重复上述步骤二,且同时将前一步压制的砖坯推出压机,在后工序的输送下向干燥窑传送,如此循环,形成不间断批量生产的本发明采用模块组合方案一形成的具有精致通体纹理的坯体;
实施方案二:
步骤一、第一粉料下落输送模块(1)的下料斗(11)中的前三个启动,将其内预定色彩的粉粒料布落在承接并传送原料的主皮带(12)上布落预定厚度的粉料,在造型装置在下切的停止时间与载体传送的相对运动中,第一组造型装置(14)的各个切片在下切的过程中阻挡了主皮带(12)上的预定图案布局形成了粉料的堆积和凹坑,再经第四和第五个下料斗中预定色彩预定料量的粉料填补,再经第二组造型装置(14)的下切阻挡作用,最后填入第六个下料斗中的预定色彩预定料量的粉料,经平粉装置(15)打平后形成第一层图案原料并向成型方向传送;
步骤二、该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下料斗(11)布落预定料量的粉粒料在中转斗(24)内,输送皮带(22)与中转斗(24)的粉料出口设定所需限厚高度;
步骤三、当上述布局的原料传送至送料模块(3)下方时,送料格栅(32)下压,这里的送料格栅为保真格栅,框住第一层布局好的预定图案的粉料,送料模块(3)的推送架(23)联动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推送架(23)带动驱动送料格栅(32)和输送皮带(22)及其上的中转斗(24)向成型装置推送,步骤一继续工作,当保真格栅前行至模腔正上方与模腔位置重合时,下模芯下降,保真格栅框压住的预定图案粉料层下落在模腔的下模芯表面并随落模落入模腔中,送料模块(3)的推送架(23)联动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推送架(23)返回,在返回至压机模腔前沿处时,输送皮带(22)转动,将中转斗(24)中的粉粒料通过开口的限厚高度布落在模腔中第一层图案粉料之上,待送料模块(3)的推送架(23)和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推送架(23)返回退出压机横梁位置时,压机冲头下压,制备砖坯;
步骤四、送料模块(3)的推送架(23)联动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推送架(23)返回至初始位置,保真格栅继续框压住传送而来的步骤一的图案布局原料,重复上述步骤二、三,且同时将前一步压制的砖坯推出压机,在后工序的输送下向干燥窑传送,如此循环,形成不间断批量生产的本发明采用模块组合方案二形成的精致通体纹理且表层具备若干片粒状纹理的砖坯;
实施方案三:
步骤一、送料模块(3)的推送架(23)驱动送料格栅(32)向前移动,这里的送料格栅为承接式输送格栅,移动过程中承接自上方下料斗(11)布落下的原料;
步骤二、当承接式输送格栅承接布落的原料后,推送架(23)驱动送料格栅(32)向成型装置推送,当输送格栅前行至模腔正上方与模腔位置重合时,下模芯下降,输送格栅承接的预定原料下落在模腔的下模芯表面并随落模落入模腔中,推送架(23)返回,待返回退出压机横梁位置时,压机冲头下压,制备砖坯;
步骤三、推送架(23)返回至初始位置,输送格栅继续承接住布落的步骤一的原料,重复上述步骤二,且同时将前一步压制的砖坯推出压机,在后工序的输送下向干燥窑传送,如此循环,形成不间断批量生产的本发明采用模块组合方案三形成的纯色或具有幻彩纹理的坯体;
实施方案四:
步骤一、送料模块(3)的推送架(23)驱动送料格栅(32)向前移动,这里的送料格栅为承接式输送格栅,移动过程中承接自上方下料斗(11)布落下的原料;
步骤二、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下料斗(11)布落预定料量的粉粒料在中转斗(24)内,输送皮带(22)与中转斗(24)的粉料出口设定所需限厚高度;
步骤三、当承接式输送格栅承接布落的原料后,送料模块(3)的推送架(23)联动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推送架(23)带动驱动送料格栅(32)和输送皮带(22)及其上的中转斗(24)向成型装置推送,当输送格栅前行至模腔正上方与模腔位置重合时,下模芯下降,输送格栅框压住的预定原料下落在模腔的下模芯表面并随落模落入模腔中,送料模块(3)的推送架(23)联动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推送架(23)返回,在返回至压机模腔前沿处时,输送皮带(22)转动,将中转斗(24)中的粉粒料通过开口的限厚高度布落在模腔中第一层图案粉料之上,待送料模块(3)的推送架(23)和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推送架(23)返回退出压机横梁位置时,压机冲头下压,制备砖坯;
步骤四、送料模块(3)的推送架(23)与第二粉料下落输送模块(2)的推送架(23)返回至初始位置,输送格栅继续承接住布落的步骤一的原料,重复上述步骤二、三,且同时将前一步压制的砖坯推出压机,在后工序的输送下向干燥窑传送,如此循环,形成不间断批量生产的本发明采用模块组合方案四形成的纯色或具有幻彩纹理且表面具备不同颗粒纹理的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02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气泡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基浆料凝胶注模成型浇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