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钓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0735.X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1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和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伯清 |
主分类号: | A01K83/06 | 分类号: | A01K83/06;A01K91/04;A01K91/047;A01K91/06;A01K97/00;A01K9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刘雨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钓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钓鱼器,包括主杆、弹性件导管、垂子、第一挂钩、第二挂钩、第一钓线、第二钓线、第三钓线、拉环、拉力转换杆、触发管、钓钩及弹性机构,主杆上端与弹性件导管侧壁固定连接,垂子固定于弹性件导管顶部。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均固定于主杆上且第一挂钩设于第二挂钩上方,垂子构成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线孔,第一钓线一端依次穿过线孔、弹性件导管后与拉环连接。弹性机构安装于弹性件导管或垂子上,第二钓线固定于拉力转换杆上且其一端与弹性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拉环后与触发管上端侧壁连接,第三钓线一端与触发管下端侧壁连接,其另一端与钓钩连接。本发明应用时,可任意挂饵、任意甩杆,且可使得鱼不易挣脱钓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垂钓用品,具体是全自动钓鱼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位。钓鱼活动作为休闲娱乐和陶冶性情方式之一,大有蓬勃发展之势。传统的钓鱼用具在应用时,需要钓鱼者凭借自身的经验关注浮漂,并适时提竿才能将鱼钓起,对于大部分初学者,由于经验的缺乏,钓鱼效率低,很容易丧失钓鱼的兴趣。为了改善传统钓鱼用具的不足,人们研发出了大量自动钓鱼钩、自动钓鱼器、强力弹簧钓等自动钓鱼用具。然而,这些自动钓鱼用具普遍存在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等问题,感应鱼是否上钩时经常出现误判,而未及时提竿则易出现鱼挣脱钓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自动钓鱼用具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钓鱼器,其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实现,成本低,且其应用时可使得鱼不易挣脱钓钩。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全自动钓鱼器,包括主杆、弹性件导管、垂子、第一挂钩、第二挂钩、第一钓线、第二钓线、第三钓线、拉环、拉力转换杆、触发管、钓钩及弹性机构,所述主杆和弹性件导管均竖直设置,主杆上端与弹性件导管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垂子固定于弹性件导管顶部;
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均固定于主杆上且第一挂钩设于第二挂钩上方,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两者的折弯端均位于弹性件导管正下方;所述第二挂钩的折弯端为开口向下的U形状结构,所述第二挂钩折弯部位与第一挂钩折弯部位之间的间距小于拉力转换杆的长度;
所述垂子构成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线孔,所述第一钓线一端依次穿过线孔、弹性件导管后与拉环连接;所述弹性机构安装于弹性件导管或垂子上,所述第二钓线固定于拉力转换杆上且拉力转换杆固定第二钓线的部位至拉力转换杆一端端头的间距小于其至拉力转换杆另一端端头的间距,第二钓线一端与弹性机构连接,其另一端穿过拉环后与触发管上端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钓线位于拉力转换杆与触发管之间的一截的长度大于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两者折弯部位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钓线一端与触发管下端侧壁连接,其另一端与钓钩连接。
本发明应用时,第一钓线相对连接拉环端的另一端与钓竿主线连接,将饵料挂于钓钩上,拉力转换杆距离其固定第二钓线部位近的一端的侧壁与第一挂钩折弯端一侧接触,第二钓线绕过第一挂钩折弯端相对接触拉力转换杆侧的另一侧后与弹性机构连接,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拉力转换杆固定第二钓线的部位与第一挂钩折弯端下端面接触,第一挂钩作为弹性机构的主力支点,实现力的转换。触发管套设于第二挂钩的自由端,拉力转换杆距离其固定第二钓线部位远的一端嵌入触发管内,第二挂钩为触发管支点。本发明在钓钩端未抛入水中之前,上提第一钓线,使得第二钓线位于弹性件导管与拉力转换杆之间的一截处于紧绷状态,此时,不管挂饵的多少及抛杆的力量,弹性件导管都不会从第二挂钩的自由端脱落;在钓钩端抛入水后,不再上提第一钓线,第二钓线位于弹性件导管与拉力转换杆之间的一截处于松驰状态,鱼吃钩后会触发弹性件导管从第二挂钩自由端脱落,吃钩的鱼游动时需负荷垂子及垂子上直接或间接固定的部件移位,鱼的游动范围小,而弹性机构的伸缩可使得吃钩的鱼在挣扎过程中不易从钓钩上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伯清,未经和伯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07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捕鱼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上钩的鱼跑掉的报警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