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硒含量小分子硒化卡拉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1653.7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6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兴;任媛媛;潘惟谦;杜吉勇;刘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C08B37/00;A23L33/125;C08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拉胶 硒化卡拉胶 高硒 小分子 降解 制备 硫酸酯化反应 超声波辅助 生物利用度 超声辅助 传统工艺 低分子量 分子片段 微波处理 硒化反应 吸收效率 高硫酸 氯化钡 亚硒酸 硒化 酯化 微波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硒含量小分子硒化卡拉胶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卡拉胶大分子通过特定功率的微波处理、超声辅助,快速达到卡拉胶分子片段的定量降解,大部分分子量在500‑3000道尔顿,较传统卡拉胶降解时间大大缩短。再通过硫酸酯化反应,达到高硫酸酯化卡拉胶多糖,通过添加氯化钡和亚硒酸,微波和超声波辅助促进硒化反应,较传统工艺时间大大缩短,能够达到快速、高效硒化的效果,最终制得高硒含量、低分子量硒化卡拉胶,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和机体对硒的吸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量低、高硒含量硒化卡拉胶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卡拉胶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高硒含量小分子硒化卡拉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的火种”、“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它是人体内一些抗氧化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补硒可以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能力及延缓衰老的目的。由于人体内硒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机体所需的硒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硒浓度的平衡对许多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促进作用。
人类硒缺乏会导致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已取得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共识,并且确定了每4年召开一次有关硒的国际研讨会。研究发现,缺硒者心肌中各种成分的硒含量极低,致使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国外最新研究表明,低硒食物喂养的动物,心脏抗病能力减弱,容易诱发心肌类疾病。而且还认为,缺硒是冠心病的诱因。国外的资料还报道。食物中含硒越低,癌症的发生和残疾率越高。
硒化卡拉胶最早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唐家骏教授于1988年提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并于1992年获得授权(专利号:ZL88103347.2)。1992年硒化卡拉胶通过了卫生部、化工部、轻工部、国家质量监督局等部门的联合终审,列入《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2000年,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李光友和缪锦来,对原有硒化卡拉胶工艺进行改进,申请发明专利《硒化多糖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00111262.7。硒化卡拉胶先后经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等单位进行急毒性试验和毒理学试验,未观察到任何毒副性反应。山东中医药研究所对海藻硒多糖做过小鼠急毒性试验,结论是:半致死量(LD50)测不出,最大耐受量(MIC)>16g/kg,根据毒性物质的分级标准,属于无毒物质。
硒化卡拉胶是一种有机硒,毒性远低于无机硒,可溶性好,易吸收,已经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到食品行业中,但目前国内合成的食品级硒化卡拉胶都是大分子硒多糖,分子量在20000左右,不利于人体吸收,硒含量较低,生物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硒、低分子量硒化卡拉胶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制得的硒化卡拉胶分子量在500-3000道尔顿之间,分子量更低。硒含量为10~160mg/g,平均硒含量为100mg/g以上,硒含量更高,该方法较传统的方法制得硒化卡拉胶的分子量低、活性更高,易于被机体吸收。生产过程较传统方法快速、简单,目的性更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卡拉胶大分子通过特定功率的微波处理、超声辅助,快速达到卡拉胶分子片段的定量降解,大部分分子量在500-3000道尔顿,较传统卡拉胶降解时间大大缩短。再通过硫酸酯化反应,达到高硫酸酯化卡拉胶多糖,通过添加氯化钡和亚硒酸,微波和超声波辅助促进硒化反应,较传统工艺时间大大缩短,能够达到快速、高效硒化的效果,最终制得高硒含量、低分子量硒化卡拉胶,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和机体对硒的吸收效率。
一种高硒含量小分子硒化卡拉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1)卡拉胶降解:卡拉胶配成5%的溶胶,在搅拌下加入硝酸、硫酸、盐酸中的两种混合酸溶液,保持温度,微波继续处理,使溶液分子共振达到活跃状态,继续使用超声破碎仪进行共振降解,调节pH至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鑫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1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医用手套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旧混合塑料回收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