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芯片RFID电子标签尺寸小型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1925.3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0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万国春;邝永康;夏子为;顾权;陈晨晨;童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尺寸小型化 缺陷谐振环 背向散射 编码信息 幅度特征 信息容量 制造成本 增大的 折叠的 标签 缓和 应用 优化 | ||
1.一种无芯片RFID电子标签小型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背向散射原理的无芯片RFID电子标签,通过加入多个形状折叠的类C型缺陷谐振环结构,利用信号的频率和幅度特征实现缓和编码,在提高无芯片RFID电子标签的编码信息容量的同时避免了标签的尺寸的大幅变化,从而达到无芯片RFID电子标签的小型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签中利用多个C型缺陷环通过折叠变形后嵌套构成,C型缺陷谐振环结构,当输入波进入标签后在C型缺陷环上形成背向散射,在特定的频率下发生谐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设计的有多个C型缺陷谐振环组合的嵌套式结构,由于折叠效果使得C型缺陷谐振环结构存在开路端、短路端和直角导致微带线的不连续,等价为电长度的增加或者减少,从而达到缩小无芯片RFID电子标签物理结构的目的。
4.一种由权利要求1或2或3小型化方法设计的无芯片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实施例结构包括g1、g2、g3、g4四个谐振结构,在平面内呈组合式的嵌套结构,其中,
所述谐振结构g1、谐振结构g2半包围着所述的谐振结构g4,
所述谐振结构g3由谐振结构g1、g2的开路臂共同构成,
所述谐振结构g1、g2处于外围,且各有一个短路端;
这种新型结构在垂直极化入射波的照射下可以产生4个谐振点,并且分别由这4个谐振结构产生;对于所述四个不同的C型缺陷谐振环,它们的谐振频率点能够通过改变相邻C型缺陷谐振环之间的缝隙长度来单独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芯片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有多个折叠形状的C型环组成的嵌套结构有着不同尺寸的C型环,不同尺寸的折叠C型环由于短路臂结构的不同,对入射极化波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当入射极化波进入C型缺陷谐振环的时候会在不同的频点产生谐振效果。同时谐振产生的波峰和波谷都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并且会随着结构特定参数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19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安全磁性条带的交易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氧化锆陶瓷U盾盒背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