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1931.9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顾琳;周建龙;吴进金;王俊钦;欧仙荣;王庆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6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板 绝缘横板 轴杆 杆帽 自动检测装置 冲子 弹簧 支架 可滑动连接 底部连接 轴杆两端 弹簧套 上表面 导电 穿设 顶杆 杆径 竖直 | ||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支架、传动机构、PLC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顶杆冲子、弹簧和绝缘横板,传动机构固定于支架,PLC与传动机构连接,绝缘横板的顶部与传动机构的底部连接,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均沿绝缘横板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于绝缘横板的上表面的两侧边,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均与PLC连接,导电冲子包括轴杆和位于轴杆两端的杆帽,轴杆竖直穿设于绝缘横板与绝缘横板可滑动连接且轴杆位于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之间,轴杆的杆径小于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的距离,杆帽的外径大于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的距离,弹簧套设于轴杆且弹簧位于绝缘横板和轴杆底端的杆帽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排管是管状物在生产包装时的重要工序,但排管时常常出现漏管的情况,对后续工序造成不良影响。现有的漏管检测主要采用人工目测,存在失误率高、人员容易疲劳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排管时是否漏管的自动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支架、传动机构、PLC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顶杆冲子、弹簧和绝缘横板,所述传动机构固定于支架,所述PLC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绝缘横板的顶部与传动机构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均沿绝缘横板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于绝缘横板的上表面的两侧边,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均与PLC连接,所述导电冲子包括轴杆和位于轴杆两端的杆帽,所述轴杆竖直穿设于绝缘横板与绝缘横板可滑动连接且轴杆位于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之间,所述轴杆的杆径小于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杆帽的外径大于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弹簧套设于轴杆且弹簧位于绝缘横板和轴杆底端的杆帽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PLC控制传动机构带动检测机构向下运动,导电冲子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与待检测的管状物接触被顶起,导电冲子上端的杆帽与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分离,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的导电通路断开,当出现漏管的情况时,导电冲子不会被顶起,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之间始终处于导通的状态,通过PLC对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之间的导通状态判断是否漏管,本发明的自动检测装置操作便捷,检测准确率高,而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管状物。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自动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自动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支架;2、气缸;3、推杆;4、连接横板;5、立柱;6、绝缘横板;
7、第一导电板;8、第二导电板;9、第一接线板;10、第二接线板;
11、第一接线柱;12、第二接线柱;13、导电冲子;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导电冲子13向下运动时被待检测的管状物顶起使第一导电板7和第二导电板8的导电通路断开,进而通过检测第一导电板7与第二导电板8之间的导通状态判断是否漏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19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