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偏振可调太赫兹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1997.8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8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辉;朱亦鸣;刘照邦;毕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刘国华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频率 滤波器 频率选择表面 偏振 入射 频率选择单元 螺旋线形 太赫兹波 基底 可调 频率选择滤波器 电磁波偏振 二维周期性 谐振 方向调节 非对称性 加工方便 滤波处理 特征参数 偏移 低损耗 可调节 透射率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偏振可调太赫兹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以及至少一个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固定在基底上且呈二维周期性排列,用于对入射的太赫兹波进行滤波处理,其中,频率选择单元具有呈螺旋线形的导线,用于与入射的太赫兹波发生谐振。在本发明中,频率选择单元因其导线为螺旋线形而使其具有非对称性的结构,从而使其在不同偏振方向上的特征参数不同,能够使得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发生偏移,解决了现有对称性频率选择滤波器无法根据入射电磁波偏振方向调节中心频率的问题;而且,具有中心频率透射率高、低损耗、选择性高、可调节中心频率、制作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赫兹滤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偏振可调太赫兹滤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太赫兹领域日益成为各国研究人员竞相研究的热点方向,在国内也掀起针对这一电磁频段的研究热潮。通常认为,太赫兹是0.1THz到10THz之间的电磁波,是电子学和光学间的过渡区域,有着重要的学术和应用研究价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太赫兹波就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但是由于这一波段的产生方法和探测手段相比于微波和光波还十分落后,对太赫兹波段各方面特性的研究和了解还非常有限,而且基本上还停留在理论层次上,形成了所谓的“太赫兹空隙”(Terahertz Gap)。近些年来,随着电子学研究向高频段拓展,光学研究向低频段拓展,太赫兹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太赫兹在射电天文学、无损检测、生命科学、安全以及高速通信等方面实现了许多突破性的应用。
太赫兹系统主要由辐射源、探测器和各种功能器件组成,但是由于系统噪声和应用需要等原因,需要滤除某些频率范围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因而太赫兹滤波器有着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现阶段,太赫兹滤波器有频率选择表面滤波器、微机电系统滤波器、波导腔体滤波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滤波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滤波器和锗化硅滤波器。其中,频率选择表面空间滤波器在低频段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而在太赫兹频段频率选择表面的研究并不多。并且由于在太赫兹频段,频率选择表面的结构尺寸在微米量级,使得在低频频率选择表面滤波器中常用的电容加载(例如,加入变容二极管或PIN二极管等有源器件)进行调谐的方法在太赫兹频段频率选择表面滤波器中难以应用。
目前,研究中的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太赫兹滤波器的调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直接改变频率选择表面的几何结构参数,由于频率选择表面滤波器的滤波特性与其几何结构参数相关,可以通过重新设计其几何结构来改变滤波器的谐振频率,但是此方法每次都需要设计制作新的滤波器,成本太高且无法动态调节;二是用温度敏感材料(如锑化铟)制作表面结构,利用温度改变材料的特性参数,进而改变滤波器的谐振频率,但是滤波器的调节范围与温度相关,在很多应用中温度变化有限制,同时限制了调谐范围;三是利用外加强磁场、电场改变材料的特性参数,进而改变滤波器的谐振频率,然而很多应用中无法达到此条件。上述方法都存在着谐振频率调节不方便以及应用条件受限等问题,因此,研制出不受特殊条件限制、易于调节的太赫兹滤波器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太赫兹滤波器的谐振频率调节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偏振可调太赫兹滤波器,相较于现有的频率选择表面滤波器,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非常简单地通过旋转滤波器或调节太赫兹波偏振方向来进行调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偏振可调太赫兹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以及至少一个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固定在基底上且呈二维周期性排列,用于对入射的太赫兹波进行滤波处理,其中,频率选择单元具有呈螺旋线形的导线,用于与入射的太赫兹波发生谐振。
本发明提供的偏振可调太赫兹滤波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二维周期性排列为M×N矩阵排列,M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1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