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间睡眠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2601.1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2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覃炳宽;覃亿朝;李名鸿;兰英剑;刘仕斌;李朋安;唐启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果县科力屋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贺丽娟 |
地址: | 531409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区域 中央控制器 第一区域 照明灯 预设 方位传感器 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光线传感器 存储器 计时单元 控制系统 睡眠 探测 照明灯开启 判断单元 时间到达 实时探测 时计时 计时 存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房间睡眠控制系统,包括方位传感器、中央控制器、存储器、光线传感器、光线判断单元、计时单元,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光线和预设时间,方位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用于实时探测房间的实际光线,中央控制器用于在实际光线小于预设光线时控制开启方位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探测是否有人进入第一区域,中央控制器用于在有人进入第一区域时开启第一区域控制的照明灯,第二传感器用于探测是否有人进入第二区域,中央控制器用于在有人进入第二区域时开启第二区域控制的照明灯,计时单元用于在第二区域控制的照明灯开启时计时,当计时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关闭第一区域控制的照明灯及第二区域控制的照明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房间睡眠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家具设备进入千家万户,然而各种家具设备控制基本采用手动进行的,不仅不方便而且还很繁琐,由此产生了智能家居的概念,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中运用到了各种传感器探测人或者物的动作,但是,传统采用的传感器有很多如下问题:(1)很多传感器个头较大,影响整体装修美观;(2)不能实现实时,存在延时现象;(3)传统传感器检测方向单一,探测方向不能灵活指向特定区域,会造成误识误差等。例如,在房间的过道安装方位传感器感测是否有人进入,若有人进入就直接开启照明灯,不管是任何环境下,照明灯都会开启,这样不仅耗电而且还需要手动将其关闭。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房间睡眠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光线控制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另外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房间睡眠控制系统,包括有方位传感器、中央控制器、存储器、光线传感器、光线判断单元、计时单元及计时判断单元,所述方位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及计时单元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光线和预设时间,所述方位传感器包括有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实时探测房间的实际光线,所述光线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实际光线是否小于预设光线,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在实际光线小于预设光线时控制开启所述方位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探测是否有人进入第一区域,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在有人进入第一区域时开启第一区域控制的照明灯,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探测是否有人进入第二区域,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在有人进入第二区域时开启第二区域控制的照明灯,所述计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控制的照明灯开启时计时,当计时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关闭第一区域控制的照明灯及第二区域控制的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方位传感器还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包括有安装部及设在所述安装部一端的基板,所述安装部开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基板开设有贯穿所述基板的安装孔及向外凸设有突起,所述突起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安装凹槽,并且一端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凹槽与所述基座外部的通孔;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且探头位于所述安装孔内,用于探测所述基座外部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传感器收容在所述安装凹槽内,并且探头位于所述通孔内用于探测所述基座外部的第二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探头具有第一中心轴,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探头具有第二中心轴,所述第一中心轴与所述第二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凹槽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弹性条,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一端抵靠所述通孔的边缘,另一端与所述若干弹性条抵靠,并能够在所述若干弹性条弹性变形时脱离所述安装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有遮挡盖,所述安装孔包括有宽部及与所述宽部连通的窄部,所述遮挡盖包括有盖体及设在所述盖体上的卡固部,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盖体的缝隙,所述卡固部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宽部旋转固定,且与所述窄部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宽部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窄部的横截面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缝隙的宽度为0.6-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果县科力屋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平果县科力屋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2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