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解-加压生物过滤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3147.1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8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潘涌璋;汤培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瑜;苏运贞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加压 生物 过滤 处理 工业废水 生化 耦合 工艺 | ||
1.一种微电解-加压生物过滤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微电解反应器预处理: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pH调整到3.5~5.5后送入充填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反应器内进行预处理;其中,控制微电解反应器内溶解氧的浓度为1.5~2.5mg/L,水力停留的时间为1~2小时;
(2)加压生物过滤处理:采用加压生物过滤器对步骤(1)中经微电解反应器预处理后的出水进行处理;其中,加压生物过滤器内填微生物磁性填料,充填率50~65%,压力0.2MPa,气水比为2~4:1,水力停留时间为1.5~3小时;
步骤(1)中所述的微电解填料包含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铁粉35~45、活性炭10~25、黄铜矿7~15、粉煤灰5~10、膨润土8~13、海泡石6~12、造孔剂3~8和粘接剂4~14;
步骤(2)中所述的微生物磁性填料由表面开孔直径为35mm~80mm的空心塑料球,直径为6mm球状永久磁铁,以及粒径为3mm~5mm的浮石或沸石颗粒构成;其中所述的球状永久磁铁,及浮石或沸石颗粒填充到空心塑料球内部;
所述的永久磁铁,与浮石或沸石的体积比为3~5:95~97;
步骤(1)中所述的微电解填料通过如下方法获得:
(I)按如下重量比准备原材料:铁粉35~45、活性炭10~25、黄铜矿7~15、粉煤灰5~10、膨润土8~13、海泡石6~12、造孔剂3~8和粘接剂4~14;
(II)将步骤(I)中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造粒成直径为4~6cm的颗粒,干燥,然后在1000℃下隔绝空气焙烧1~2小时,自然冷却,得到微电解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加压生物过滤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造孔剂为碳粉、锯末屑、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粘接剂为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加压生物过滤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心塑料球为空心聚苯乙烯塑料球、空心聚乙烯塑料球和空心聚丙烯塑料球中的一种或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加压生物过滤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微生物磁性填料的磁感应强度为200~450G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加压生物过滤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经微电解反应器预处理后的出水的pH值调节至7.8~8.8,沉淀后的出水再进入加压生物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加压生物过滤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进行加压生物过滤处理之前还包括微生物驯化的步骤,具体为:
将取自污水厂的接种污泥,进行闷曝24小时,静置,弃上清,然后加入步骤(1)中经微电解反应器预处理后的出水驯化7天,再加入铁污泥驯化10~15天,形成团聚状生物铁污泥后再将其加入到加压生物过滤器内连续驯化20~2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31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胶废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