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污能力的防水透气复合膜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74747.X 申请日: 2018-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8248126A 公开(公告)日: 2018-07-06
发明(设计)人: 万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32B3/24 分类号: B32B3/24;B32B7/12;B32B27/12;B32B27/20;B32B27/30;B32B33/00
代理公司: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代理人: 蒋路帆
地址: 2266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合膜 无机纳米粒子 高分子膜层 聚偏氟乙烯 防水透气 高度分散 抗污 高分子分散剂 无机高分子 抗污性能 纳米粒子 溶胶技术 无纺布层 纤维丝层 断丝率 抗拉力 纳米级 网格 吸附 粒子 掺杂 保证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污能力的防水透气复合膜,该复合膜包括无纺布层,高分子膜层,纤维丝层,其中高分子膜层材料中掺杂有无机纳米粒子,为了实现无机纳米粒子的高度分散,高分子膜层中还添加有纳米粒子高分子分散剂,用于实现在聚偏氟乙烯中以溶胶技术形成纳米级的粒子,确保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偏氟乙烯网格中的高度分散和稳定吸附。所得到的无机高分子复合膜在强度和抗污性能方面与同类膜相比大大提高,抗拉力可达到40Kg,并且使得PVDF复合膜更易适应高强度的环境,保证断丝率小于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污能力的防水透气复合膜。

背景技术

20世纪40年代,德国的建筑学家发现,沥青防水卷材与涂膜防水材料的自粘性与密闭性特点,致使混凝土结构中的残余水分被封闭在结构内,混凝土结构内的水汽无法散发而导致屋面与墙体滋生霉菌,室内空气质量与人居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德国建筑界开始使用具有透气性能的屋面垫层,以取代自粘卷材与涂膜防水,这种透气性垫层空铺于屋面基层之上,使现浇混凝土屋面板的水汽迅速排放出去,因而避免了霉菌的滋生。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对建筑节能的认识还不够,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爆发,欧美国家对建筑节能问题越来越重视起来。能源专家发现,这种透气性垫层虽然使现浇混凝土屋面的水汽得以排放,有效解决了防潮与霉菌问题,然而大量水汽向保温层排放,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受到严重破坏。20世纪中期,美国与加拿大建筑标准协会的专家发现,建筑外墙与屋面中水汽的凝结会严重影响建筑保温材料的性能及围护结构的耐久性,导致霉菌滋生。而导致受潮的主要原因是借助建筑外部空气渗入至围护结构内部的液相水和汽相水。从此美国的一些建筑开始使用防水膜,铺设在保温层外面作为建筑包覆系统,以加强建筑的气密性与水密性,但是这种防水膜不透气,围护结构的潮汽仍然无法散发而不能彻底解决防潮问题。经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德国与美国的建筑界专家终于发现,将透气性屋面垫层改为不透气的卷材作为隔汽层空铺于屋面基层,使现浇混凝土屋面的水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排放,减缓混凝土屋面的水汽向保温层排放的速度;使用透气性的防水膜作为建筑包覆系统(后称防水透气膜),阻止了建筑外部渗入的液相水与汽相水的同时,又使保温层的水汽迅速排放出去。隔汽层与防水透气膜的配合使用,加强了建筑气密性、水密性,解决了防潮与霉菌的同时,又有效保护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从而真正达到了节约能耗之目的。20世纪80年代末,防水透气膜方案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大力推广,被广泛应用于居住建筑与公用建筑,防水透气膜建筑构造被誉为“会呼吸的房子”。防水透气膜铺设于保温层之上,有效保护保温层,保温层之上不需要再浇细石混凝土,方案的优化降低了建筑造价。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也相继引进德国、美国的技术,开始大量生产并应用防水透气膜。近几年我国政府对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使得防水透气膜方案在我国开始大力推广,并制定了《防水透气膜建筑构造》、《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与外墙建筑构造》等专项图集。

聚偏氟乙烯(PVDF)分子结构重复单元为-CF2-CH2-,结晶度50%-60%,氟含量为59%。密度为l.75-1.78g/cm3。玻璃化温度约-35℃,脆化温度-62℃以下。结晶熔点约170℃,热分解温度>316℃,长期使用温度为-40℃致110℃,机械强度较高,具有自熄性。PVDF还具有优异的刚性、硬度、抗蠕变、耐磨耗和耐切割性能,且化学稳定性良好,能耐氧化剂、酸、碱、盐类、卤素、芳烃、脂肪及氯代溶剂的腐蚀及溶胀。PVDF优异的抗紫外线和耐老化性能使其置于室外能长期不变脆不龟裂,是一种新型理想的的防水透气膜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47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