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粉锅炉水冷壁内凹结构的贴壁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5443.5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6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奎;钱林峰;佟得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光奎;钱林峰;佟得吉 |
主分类号: | F23C7/02 | 分类号: | F23C7/02;F23M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壁 贴壁风喷口 贴壁风装置 贴壁风 连接管 风道 炉墙 内凹 风量调节挡板 贴壁风风箱 煤粉锅炉 内凹结构 贴壁 对冲燃烧锅炉 炉膛 挡板开度 炉内燃烧 切圆燃烧 水冷壁管 防高温 施工量 风量 腐蚀 锅炉 改造 | ||
一种煤粉锅炉水冷壁内凹结构的贴壁风装置,它涉及一种贴壁风装置。所述贴壁风装置由炉墙水冷壁、内凹水冷壁、贴壁风喷口、贴壁风风箱、贴壁风量调节挡板、贴壁风连接管以及风道组成。所述贴壁风喷口呈“凹”形,若干水冷壁管向炉膛内部弯曲形成内凹水冷壁,炉墙水冷壁和内凹水冷壁共同组成贴壁风喷口,布置于对冲燃烧锅炉两侧墙或切圆燃烧锅炉四周炉墙上。贴壁风风箱布置于炉墙水冷壁外侧,完全罩住所述贴壁风喷口,通过所述贴壁风连接管与风道连接。所述贴壁风量调节挡板布置在贴壁风连接管上,通过调节挡板开度控制来自风道的贴壁风风量。本发明具有防高温腐蚀效果明显且不影响炉内燃烧、结构简单、布置方便、现场改造施工量小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壁风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约80%以上燃用贫煤的电站锅炉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近年来,由于低NOx燃烧技术在电站煤粉锅炉上的广泛应用,加剧了水冷壁高温腐蚀。据统计,超过50%的电站煤粉锅炉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而且,发生高温腐蚀的区域不再局限于主燃烧区。在水平方向上,切圆锅炉发生高温腐蚀的区域扩展到四面墙整个壁面,对冲燃烧锅炉高温腐蚀仍发生在两侧墙,但腐蚀区域向前后墙扩展。在高度方向上,腐蚀区域从最下层燃烧器上方到燃尽风喷口下方。水冷壁高温腐蚀成为影响电站煤粉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防治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燃烧优化、管壁喷涂和贴壁风技术等。燃烧优化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冷壁高温腐蚀,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问题。管壁喷涂技术虽然取得一定范围的应用,但属于被动防护措施并没有改变水冷壁管发生高温腐蚀的温度、气氛等条件,只能减缓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速度。而且一般1~2年过后需要再次喷涂,成本高而周期短,经济性较差。贴壁风技术是锅炉常用的预防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技术。在水冷壁高温腐蚀区域引入一定量的空气,在水冷壁表面形成一层氧化性的保护膜。破坏发生高温腐蚀所需的还原性气氛条件,从而防止水冷壁高温腐蚀。现有的贴壁风技术包括孔缝型和前后墙对冲型两大类:前者风量小、风速低,能在水冷壁向火侧形成比较均匀的空气膜,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易出现喷口被灰颗粒或结焦堵死的情况,而失去其作用;后者仅适用于对冲燃烧煤粉锅炉,而且需要较大的贴壁风量和贴壁风速才能到达侧墙中心高温腐蚀最严重的区域,容易对炉内燃烧造成不利影响。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该贴壁风后锅炉效率约降低2~3个百分点。
鉴于此,有必要开发行之有效的贴壁风技术,既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电站煤粉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严重的难题,又不影响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电站煤粉锅炉普遍存在的水冷壁高温腐蚀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粉锅炉水冷壁内凹结构的贴壁风装置。
本发明由炉墙水冷壁1、内凹水冷壁2、贴壁风喷口3、贴壁风风箱4、贴壁风量调节挡板5、贴壁风连接管6和风道7组成。贴壁风喷口3呈“凹”形结构,若干水冷壁管向炉膛内部弯曲形成内凹水冷壁2,炉墙水冷壁1和内凹水冷壁2共同组成了贴壁风喷口3,布置于对冲燃烧锅炉两侧墙或切圆燃烧锅炉的四周炉墙上的。贴壁风风箱4布置于炉墙水冷壁外侧,完全罩住贴壁风喷口3,并通过贴壁风连接管6与风道7连接。贴壁风量调节挡板5布置在贴壁风连接管6上,通过调节挡板开度来控制贴壁风风量。实验结果表明,贴壁风量占入炉总风量的比例在3%左右较为合适,贴壁风速在15m/s~20m/s之间较为合适。
本发明的创造要点在于:(1)在水冷壁高温腐蚀最严重区域引入贴壁风,贴壁风入炉后沿水冷壁向两侧流动,在水冷壁表面形成一层氧气性保护膜,避免水冷壁发生高温腐蚀和结渣。贴壁风衰减方向与高温腐蚀程度减弱的方向相同,实现用最少量的风覆盖尽可能大的区域;(2)贴壁风喷口由水冷壁向炉膛内部弯曲而成,本身具备冷却功能,避免了贴壁风喷口装置容易被炉内高温火焰烧损的问题,能够长期、可靠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光奎;钱林峰;佟得吉,未经刘光奎;钱林峰;佟得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5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