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波对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6419.3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8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奋燕;张小云;苏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迪卡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525 | 分类号: | H04B1/525;H04B1/10;H0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波 对消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波对消系统,包括发射模块、第一定向耦合器、环形器、粗调模块、第一功率检测模块、精调模块、第一合路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第二功率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接收模块;第一功率检测模块和第二功率检测模块各自的输出端均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将检测的基准功率和对消后的信号功率传输给控制模块,环形器的第三端口和精调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合路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合路器对精调模块输出的信号和环形器第三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对消。本发明结构简单,消耗时间短,提高了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的灵敏度,同时还不会对盘点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消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用于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载波对消系统。
背景技术
在收发同频/同时的通信机制中,发射模块发射的射频信号会对接收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由于器件本身的隔离度有限,射频信号会在电路板内泄露到接收通路,称为泄露信号;另一方面发射的射频信号发送出去会经过反射回到接收通路,称为反射干扰信号。泄露信号和反射信号都会对接收产生干扰,制约接收灵敏度的提高。因此需要采用相关技术对干扰信号进行对消。
现有技术中载波对消的具体过程如下:1)利用有源移相网络调整对消用信号的幅度与相位;2)将对消用信号与泄露信号合成;3)在低噪声放大器与解调器之后检测使对消后信号功率,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对消;4)如果需要继续对消,重复1)至3)的过程。上述载波对消存在的缺点如下:1)在低噪声放大器、解调器之后对对消效果进行检测,由于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倍数一般在20dB左右,解调器1dB压缩点一般在10dB左右,如果发射功率在大于20dBm,需对消得干扰信号初始功率在接近0dBm。干扰信号经放大后大约20dBm,远大于解调器的1dB压缩点,这样会导致存在对消盲区,对消过程不稳定且对消效率较低;2)在调整对消用矢量信号时,往往用有源器件对相位进行调整,而有源信号的低噪一般比较大,由于受有源器件的低噪限制,导致最终的对消效果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对消过程不稳定、效率和精度都较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载波对消系统,通过设置发射模块、第一定向耦合器、环形器、粗调模块、第一功率检测模块、精调模块、第一合路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第二功率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接收模块实现载波对消,对消效果好,且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波对消系统,包括发射模块、第一定向耦合器、环形器、粗调模块、第一功率检测模块、精调模块、第一合路器、第二定向耦合器、第二功率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接收模块;
所述发射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环形器的第一端口,所述环形器的第二端口连接天线,其第三端口连接第一合路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粗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粗调模块的输出端同时连接第一功率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精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精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合路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定向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功率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功率检测模块和第二功率检测模块各自的输出端均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同时连接发射模块、粗调模块和精调模块。
所述发射模块发送正弦信号给第一定向耦合器,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将正弦信号传输给环形器,同时根据正弦信号产生基准信号,并将基准信号传输给粗调模块;
所述环形器通过第二端口将来自于第一定向耦合器的正弦信号传输给天线,同时接收来自于天线的反射信号,并通过第三端口将第一端口泄露的正弦信号和反射信号传输给第一合路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迪卡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迪卡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无线通讯板及其设备
- 下一篇:一种联合正交子集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