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熔指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6563.7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于翔;曹伟娜;李俊;徐茜;丁宁;王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255/02 | 分类号: | C08F255/02;C08F222/06;C08F220/32;C08F212/08;C08F8/50;C08F110/06;C08F110/02;C08F210/16;C08F210/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张志军 |
地址: | 45119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化聚烯烃 制备 聚烯烃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偶氮类引发剂 制备方法工艺 聚烯烃材料 功能单体 功能基团 黏度 接枝率 热熔胶 无纺布 降解 接枝 熔融 熔体 应用 | ||
1.一种高熔指功能化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熔融降解聚烯烃:将聚烯烃、过氧化物类引发剂搅拌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通过分段加热的方式熔融挤出造粒,获得降解聚烯烃粒料,
(2)降解聚烯烃粒料制粉:将降解聚烯烃粒料放入粉碎机,加入液氮冷却10-30分钟后粉碎成粉,获得降解聚烯烃粉料;
(3)降解聚烯烃粉料功能化接枝:将降解聚烯烃粉料、偶氮类引发剂、接枝功能单体和溶剂加入反应器中,并调节温度至50~80℃恒温0.5~3小时使得各组分能够渗入降解聚烯烃粉料内部并与其充分接触,然后调节温度至70~120℃进行接枝反应2~6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样品用丙酮分离提纯并抽滤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以聚烯烃重量100份计,过氧化物类引发剂用量为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α-烯烃聚合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丙烯与α-烯烃共聚物中的一种,所述聚烯烃在测试条件为230℃,2.16 Kg的条件下,熔融指数在10~40 g/10 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过氧化物类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或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为一至四段温度185-200℃,五至九段温度为210-220℃,十至十二段温度为200-210℃,螺杆转速为80-100转/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粉碎机转速为15000-30000转/分钟,所得粉料粒径在50~300 µ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以降解聚烯烃粉料重量100份计,溶剂用量为10~300份,偶氮类引发剂用量为1~15份,接枝功能单体用量10~80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氮类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接枝功能单体选自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9.利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高熔指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熔指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为氢原子,甲基,乙基,丁基,己基或辛基中的一种,R2和R3为功能基团,或中的一种,m和n为聚合度,均为整数,m为30-3000,n为1-2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熔指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在测试条件为230℃,2.16 Kg的条件下熔融指数为500~3000 g/10 min,平均粒径为50~300 µm,接枝功能单体接枝率为1~5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5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化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