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6744.X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2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钢;王倩;郝润松;刘训伟;李敏;王志国;李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钢;刘训伟;李敏;山东上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纪艳艳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下 水泥 搅拌 兼具 灌注 功能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其包括搅拌灌注筒,内部为空腔,前端为第一开口,后端为通过空腔与第一开口导通的第二开口,且搅拌灌注筒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负压吸引底座内为气腔,负压吸引底座上设有与气腔连通的气孔,气孔上设有可拆卸负压吸引封堵器;推排料机构,包括推排杆、推排手柄和带密封圈的活塞;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搅拌手柄和搅拌器,搅拌器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位于活塞的容纳部,搅拌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并与搅拌器可拆卸地连接,搅拌杆的另一端与搅拌把手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1987年法国Galibert等首次报道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颈椎血管瘤获得成功后,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以其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手段。1995年Cotton等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将技术进行延伸,利用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髋臼转移瘤并获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并逐渐应用到长骨及不规则骨,至此,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肿瘤、骨缺损甚至股骨头缺血坏死都可通过灌注骨水泥达到加固骨骼、缓解疼痛、恢复功能的效果。
目前临床引用的骨水泥主要为聚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聚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单体是无色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细胞毒性,Azhar DA等(《DENTALMATERIALS JOURNAL》,2013年第3期)证实单体吸入可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肺组织坏死、口腔炎症、末端神经感觉异常及肝毒性等。通常手术时骨水泥搅拌多在暴露状态下进行,即将聚丙烯酸甲酯粉末置一广口容器内,再将单体倒入后进行搅拌调和。在骨水泥搅拌时,增加了单体挥发,而手术室的密闭环境,使挥发入空气的单体难以排出,最后多为医患所吸收。
同时,骨水泥在搅拌过程中,易混入气体,在稀粥器和浆糊期时的骨水泥中形成小的气泡,且难以溢出。带有气泡的骨水泥灌注到骨组织内,气泡可阻碍骨水泥与骨组织接触,使骨水泥与周围骨组织形成间隙,导致结合力下降,骨组织对骨水泥的把持力减弱,出现再骨折。
国内外均有聚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产厂家,不同厂家的骨水泥的凝固时间不一,造成操作者在骨水泥搅拌、盛装及注射的时机上难以熟练把握,导致骨水泥灌注到骨组织的数量、分布达不到预想状态,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包括
搅拌灌注筒,内部为空腔,前端为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为可拆卸封堵器封堵,后端为通过空腔与第一开口导通的第二开口,且搅拌灌注筒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负压吸引底座内为气腔,底座上设有与气腔连通的气孔,气孔上设有可拆卸负压吸引封堵器;
推排料机构,包括推排杆、推排手柄和带密封圈的活塞,活塞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沿筒体内壁移动,活塞的前端为容纳部,活塞的后端为安装部,推排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并与活塞的安装部进行连接,推排杆的另一端与推排手柄连接;
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搅拌手柄和搅拌器,搅拌器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位于活塞的容纳部,搅拌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并与搅拌灌注筒可拆卸地连接,搅拌杆的另一端与搅拌把手连接。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搅拌灌注筒后端设有基座,基座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为圆台结构,基座内部包括与搅拌灌注筒后端配合的第一螺纹连接孔和与负压吸引底座配合第二螺纹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钢;刘训伟;李敏;山东上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孙钢;刘训伟;李敏;山东上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盘托辊装置及转底炉
- 下一篇:一体式微生物接种环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