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露天矿端帮边坡形态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6959.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8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韩禄;白润才;刘文坊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10/0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马海芳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露天矿 帮边 边坡 稳定性影响因素 定性分析 安全储备系数 数值模拟软件 物理力学指标 稳定性系数 最大程度地 理论算法 力学实验 露天开采 形态优化 岩土体 平盘 下压 优化 滑坡 验证 回收 检验 | ||
1.一种露天矿端帮边坡形态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结合露天矿端帮边坡的具体情况,定性分析露天矿端帮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露天矿端帮边坡潜在滑坡模式;
步骤2,对露天矿端帮边坡岩土体进行力学实验,得到露天矿端帮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步骤3,确定露天矿端帮边坡的安全储备系数K;
步骤4,调整露天矿端帮边坡各阶段平盘宽度,对露天矿端帮边坡形态进行分阶段优化,其具体优化方法为:
(1)分阶段,具体为:
将露头矿端帮边坡划分为n个阶段;
所述的n根据露天矿端帮边坡岩土体中存在的多个炭质泥岩弱层确定,从边坡坡顶开始,依次为1弱层,2弱层,……n弱层;
从边坡坡顶值1弱层为第1阶段,1弱层至2弱层为第2阶段,以此类推,n-1弱层至n弱层为第n阶段;
(2)对各阶段平盘宽度进行调整:
调整第1阶段平盘宽度,计算边坡坡顶至1弱层的稳定性系数Fs,当稳定性系数Fs满足︱FS-K︱≤0.01,此平盘宽度即为第1阶段优化后边坡形态;
调整第2阶段平盘宽度,计算边坡坡顶至2弱层的稳定性系数Fs,当稳定性系数Fs满足︱FS-K︱≤0.01,此平盘宽度即为第2阶段优化后边坡形态;
依次类推,……调整第n阶段平盘宽度,计算边坡坡顶至n弱层的稳定性系数Fs,当稳定性系数Fs满足︱FS-K︱≤0.01,此平盘宽度即为第n阶段优化后边坡形态;
(3)根据依次确定的n个阶段的平盘宽度,确定出最终端帮边坡开采角度,完成露头矿端帮边坡形态的优化设计,得到最优边坡形态;
步骤5,结合强度折减理论算法,运用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对以上得到的最优边坡形态方案进行模拟检验,进一步验证最优边坡形态的可行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形态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具体为:岩土体性质、构造应力、边坡形态、爆破、降水、冻结和融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形态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潜在滑坡模式主要为:平面滑动、圆弧滑动、楔形滑动或组合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形态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岩土体为砂岩、煤和多个炭质泥岩弱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形态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具体为容量、抗剪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泊松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形态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安全储备系数根据具体露天矿端帮边坡的服务年限、重要程度、各构成部分物理力学指标的掌握程度和滑坡潜在危害因素确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形态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2)中,所述的稳定性系数Fs的计算方法为:
首先假设了岩体滑裂面是两个圆柱面,并且假设了作用力在划分的不同条带间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之后,通过垂直方向力的平衡求解条底反力,并依据对某一相同点的力矩平衡计算出稳定性系数Fs;
Bishop法的根本假设,是将滑面认定成圆弧面,将稳定性系数描述成对滑面旋转中心的抗滑力矩与下滑力矩的比值,同时假设划分的不同条带所受的力都处于平衡状态;
式中,Fs为稳定性系数,i为第i条带;n为条带总个数;c`为黏聚力;li为第i条滑面的长度;W1为第1条带的重力,Wi为第i条带的重力;αi为第i条带滑面倾角;μi为作用在滑面上的单位面积的孔隙水压力;为内摩擦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露天矿端帮边坡形态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2)中,所述的稳定性系数Fs的计算方法中,所涉及的作用力有:作用在滑面上的有效法向力Ni'、作用在滑面上的全法向力Ni、滑面上的极限抗滑力Ri;条带间的剪切作用力Ei和Ei+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9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