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7304.6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3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楠贵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G03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晋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组分显影剂 图像形成装置 校正 调色剂 校正量 校正量计算部 流动性测定 剂量计算 外添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判断调色剂的外添剂处于何种状态是困难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设置的校正量计算部计算用于对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进行校正的流动性校正量。外添剂量计算部基于流动性校正量,对由流动性测定部测定出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对调色剂的外添剂量进行计算,并对外添剂的状态进行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双组分显影剂(以下称为“显影剂”)主要由调色剂和载像体构成。调色剂是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粒子,被逐渐消耗。调色剂由调色剂粒子和附着在调色剂粒子的表面的外添剂构成。另一方面,载像体在显影器内与调色剂混合使用。载像体具有通过摩擦带电而给予调色剂适当的电荷、以及向与感光体对置的显影区域输送调色剂的功能。载像体通常通过在带有磁性的铁素体粒子的表面涂覆具有带电赋予的功能的树脂而构成。
如此,显影剂由众多种类的微小粒子构成,显影剂的性能容易因印刷条件而改变。尤其外添剂的劣化对显影剂的影响较大是公知的。以往,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内外的温湿度或印刷条件等来预计调色剂的外添剂的量(以下,称为“外添剂量”)。但是,温湿度和印刷条件等终归只是从图像形成装置或显影部的外部来预计而已,不能高精度地预计外添剂量。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利用颜色辨别传感器来测定被清洁刮刀刮下的调色剂的外添剂量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评估显影辊上的调色剂层状态并利用锥形转子法来测定调色剂的流动性并评估流动性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41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917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颜色识别传感器来测定外添剂量的技术,但在该技术中,不能对无色透明的外添剂测定外添剂量,也不能判断外添剂的性能劣化。
此外,虽然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利用锥形转子法,但即使评估了调色剂的流动性,也不能评估外添剂的状态。
若显影剂的流动性因外添剂的状态而发生变化,则印刷品质会下降。因此,期望能够高精度地判断外添剂的状态。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高精度地判断显影部中容纳的显影剂中外添剂的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显影部,将双组分显影剂中含有的调色剂转印于像载体而对调色剂像进行显影;补给部,向显影部补给双组分显影剂;流动性测定部,测定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校正量计算部,计算用于对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进行校正的流动性校正量;以及外添剂量计算部,基于流动性校正量对由流动性测定部测定出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对调色剂的外添剂量进行计算,并对外添剂的状态进行判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根据校正后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流动性来计算调色剂的外添剂量,能够高精度地判断外添剂的状态。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将在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明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中间转印带、二次转印部、定影部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7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给打印机硒鼓添加碳粉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