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7613.3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史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机构 可折叠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属于柔性屏折叠技术。该折叠机构包括:基座体,安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同步转动结构,安设于基座体上,分别驱动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用于通过同步轮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同步转动;两支撑板结构,一支撑板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基座体及第一壳体进行转动连接,另一支撑板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基座体及第二壳体进行转动连接,用于在可折叠移动终端处于展平状态下支撑柔性屏幕,且在可折叠移动终端处于折叠状态下为柔性屏幕提供收容空间,以保护柔性屏幕。本发明的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其可实现可折叠移动终端的两个壳体同步转动,并在其折叠或展平时,对柔性屏幕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屏折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屏技术的发展,将柔性屏结合可折叠机构应用于移动终端,将成为未来移动终端发展的新形态。事实上,现在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可折叠移动终端出现,要实现移动终端的可折叠,其难点在于以下几方面:1、可折叠机构的实现形式,如何保证结构简易和提高反复折叠的使用寿命。2、移动终端在折叠之后,如何为柔性屏幕提供足够的收容空间。3、移动终端折叠时如何确保在极限位置状态的准确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旨在可实现可折叠移动终端的两个壳体同步转动,并在其折叠或展平时,对柔性屏幕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折叠机构,用于使可折叠移动终端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折叠设置或展平设置,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基座体,所述基座体安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同步转动结构,安设于所述基座体上,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用于通过同步轮实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同步转动;两支撑板结构,一所述支撑板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基座体及所述第一壳体进行转动连接,另一所述支撑板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基座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进行转动连接,用于在所述可折叠移动终端处于展平状态下支撑柔性屏幕,且在所述可折叠移动终端处于折叠状态下为所述柔性屏幕提供收容空间,以保护柔性屏幕。
可选地,所述基座体包括两U型安装槽及沿所述基座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安装槽,两所述U型安装槽相对设于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两侧壁相对倾斜设置,使得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底壁尺寸。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两侧壁边沿分别安设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基座体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可选地,每一所述支撑板结构包括支撑板体,所述支撑板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转轴套,所述第一转轴套与一所述第一转轴进行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套与所述支撑板体的一侧边沿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体的另一侧边沿设有第二转轴套,所述第二转轴套与所述第一壳体上或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转轴进行转动连接。
可选地,每一所述U型安装槽对应安设一所述同步转动结构,每一所述同步转动结构包括两同步轮、第一转轮、第一转动杆、第二转轮及第二转动杆,所述两同步轮相互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轮的一侧与一所述同步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轮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转轮的一侧与一所述同步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轮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应容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第一容置槽,两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对应插入相应的所述第一容置槽中,以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应容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第二容置槽,两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对应插入相应的所述第二容置槽中,以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7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后污染物脱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智能唤醒的气囊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