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后污染物脱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7995.X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3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阳;罗如生;林翔;陈晓雷;郑岩峰;刘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50;B01D53/68;B01D53/80;B01D53/83;B01D50/40;C02F1/12;C02F1/16;F23J15/00;F23J15/02;F23J15/0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罗满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物 脱除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炉后污染物脱除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空预器下游侧的垂直蒸发塔、除尘装置和烟气喷淋脱硫塔;还包括:位于空预器灰斗和蒸发塔灰斗之间的过渡烟道,和位于所述垂直蒸发塔与蒸发塔灰斗之间文丘里烟道,所述文丘里烟道的渐扩段末端与所述垂直蒸发塔底部的烟气入口对正连通;且气液两相流喷嘴设置在所述渐扩段末端,以自所述渐扩段末端斜向顺流喷入脱硫废水,脱硫废水来自烟气喷淋脱硫塔废水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能够将上、下游设备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兼顾系统排放要求及运行成本的控制。属于具有实质意义的一体化脱除系统,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燃煤机组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后污染物脱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有效控制排放已成为火力发电行业普遍关注的技术难点。为实现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现有的炉后污染物脱除系统主要由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组成。其中,除尘过程包括上游的除尘器(包括干式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袋除尘器等),中游的脱硫系统的附带除尘效果(主要由洗涤和除雾过程产生作用),下游的湿式电除尘器(当脱硫系统可满足除尘效果时可不加)等;而脱硫系统则主要是烟气喷淋脱硫塔的脱硫过程(脱除大部分SO
众所周知,湿法脱硫系统进入吸收塔的烟气无法做到完全除尘,其中含有一部分粒径小于2.5μm的细灰,且属于不能参与脱硫反应的惰性物质。上述细灰的存在会对浆液中的石灰石颗粒产生包裹,进而阻止石灰石在水中分解与硫氧化物产生反应,造成脱硫效率下降。同时,运行经验表明,细粒子的大量富集还会导致吸收塔浆液粘度增加,造成浆液离子迁移性降低,影响石膏晶体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石膏结晶脱水困难,使得系统出来的石膏含水率偏高。
然而,受现有炉后污染物脱除系统的自身特点的限制,实现粉尘与硫氧化物的超低排放主要是各段串联起来产生的叠加效果,这一过程中下游设备直接受上游设备运行情况的影响。例如,进入到吸收塔的微细粉尘会影响吸收塔的SO
也就是说,现有的污染物脱除系统的各级设备是相对孤立地起作用,在上游系统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下游设备被动地进行调整,各环节无法实现有机结合,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污染物脱除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有效控制系统排放,在不增加系统运行成本的基础上,符合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的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炉后污染物脱除系统,该系统能够将上、下游设备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兼顾系统排放要求及运行成本的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炉后污染物脱除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空预器下游侧的垂直蒸发塔、除尘装置和烟气喷淋脱硫塔;还包括:位于空预器灰斗和蒸发塔灰斗之间的过渡烟道,和位于所述垂直蒸发塔与蒸发塔灰斗之间文丘里烟道,所述文丘里烟道的渐扩段末端与所述垂直蒸发塔底部的烟气入口对正连通;且气液两相流喷嘴设置在所述渐扩段末端,以自所述渐扩段末端斜向顺流喷入脱硫废水,脱硫废水来自烟气喷淋脱硫塔废水处理系统。
优选地,还包括:气固两相流喷嘴,位于所述文丘里烟道的渐扩段中段,以自所述渐扩段中段斜向顺流喷入用于吸收烟气中HCl的碱基吸收剂。
优选地,还包括:回流烟道,位于所述垂直蒸发塔与所述除尘装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7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荡器
- 下一篇:一种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