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屈服强度690级耐腐蚀双相耐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8020.9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于勇;莫德敏;邓建军;赵文忠;李杰;龙杰;陈起;赵红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32 | 分类号: | C22C38/32;C22C38/28;C22C38/22;C21D8/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462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腐蚀 双相 耐磨钢板 耐磨性能 耐磨 钢板 屈服 化学成分设计 应用前景广阔 耐腐蚀性能 冲击韧性 固溶强化 焊接性能 力学性能 强度级别 淬透性 耐磨钢 卷管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屈服强度690级耐腐蚀双相耐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C≤0.15%,Si≤0.60%,Mn≤1.20%,P≤0.015%,S≤0.003%,Al≤0.60%,Cr≤1.20%,Mo≤0.40%,B≤0.0030%,Ti≤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钢板化学成分设计采用C、Mn、Cr、Mo固溶强化,添加微量B元素提高钢的淬透性,使钢板具有良好的组织、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和焊接性能,同时强度级别较低、屈强比较低适于卷管,耐腐蚀双相耐磨钢耐磨性能与NM360E的保持一致,但是其强度和硬度都远远低于NM360E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更好的满足耐腐蚀耐磨用钢的要求,‑30℃冲击韧性优良,可广泛用于耐腐蚀耐磨环境中,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屈服强度690级耐腐蚀双相耐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对于耐腐蚀环境下使用的耐磨钢板的需求日益突出,市场对于耐腐蚀耐磨钢板的需求越来越大。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必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撑,同时由于国内没有生产耐腐蚀耐磨钢板压力的成熟经验,致使供货的耐磨钢板或因硬度过高无法卷制成型或者因硬度过低耐磨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的屈服强度690级耐腐蚀双相耐磨钢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屈服强度690级耐腐蚀双相耐磨钢板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C≤0.15%,Si≤0.60%,Mn≤1.20%,P≤0.015%,S≤0.003%,Al≤0.60%,Cr≤1.20%,Mo≤0.40%,B≤0.0030%,Ti≤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C 0.11%~0.15%,Si 0.40%~0.60%,Mn 0.80%~1.10%,P≤0.015%,S≤0.003%,Al 0.40%~0.60%,Cr 0.80%~1.10%,Mo 0.20%~0.40%,B 0.0011%~0.0020%,Ti 0.015~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所述钢板的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铁素体。
本发明各成分的作用机理是:
C:碳是影响耐磨钢强度、硬度、韧性及淬透性的重要元素,也是影响钢显微组织最为重要的元素,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增加,冲击韧性显著下降,碳含量过高,热处理后形成的是高碳片状马氏体,钢的硬度高而韧性低,对耐磨性不利,碳含量过低,钢的淬透性不足,硬度过低,耐磨性不足。
Si:主要是以固溶态的形式存在于奥氏体中,促进马氏体的形成,可以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特别是钢的屈服强度,从而提高钢的耐磨性能。
Mn:锰能够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增加钢的淬透性,从而促进淬火后马氏体组织的形成,锰的强化作用,使基体和碳化物得以强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锰的矿产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是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的主要元素,但锰元素是过热敏感性元素,淬火时加热温度过高会引起晶粒粗大。
P、S:在一般情况下,磷和硫都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脆性。磷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硫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因此应尽量减少磷和硫在钢中的含量。
Al:铝是钢中常用的脱氧剂。钢中加入少量的铝,可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铝还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过高则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8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