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钻孔咬合桩及高温施工环境的超缓凝减水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8120.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潘培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晋淮建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8F251/00;C08F220/56;C08F292/00;C08F220/58;C04B103/30;C04B10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凝减水剂 钻孔咬合桩 施工环境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聚天冬氨酸钠 高岭土 接枝共聚物 聚丙烯酰胺 聚合氯化铝 聚羧酸母液 葡萄糖酸钠 柠檬酸铵 重量份数 环糊精 减水率 石棉绒 初凝 凝结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钻孔咬合桩及高温施工环境的超缓凝减水剂,涉及缓凝减水剂技术领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羧酸母液30‑40份、高岭土5‑10份、葡萄糖酸钠5‑10份、甲基‑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1‑5份、石棉绒1‑5份、聚合氯化铝1‑5份、聚天冬氨酸钠0.5‑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0.5‑2份、柠檬酸铵10‑20份、水35‑55份。本发明所制超缓凝减水剂的减水率可达25%以上,初凝时间可达72h以上,并在72h以后的5h内实现完全凝结,后期强度仍能达到设计要求,适用于钻孔咬合桩的施工及夏季炎热的高温施工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凝减水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钻孔咬合桩及高温施工环境的超缓凝减水剂。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多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施工技术。商品混凝土亦称集中搅拌混凝土,即把传统的现场施工现场搅拌的混凝土集中起来设一个搅拌站,由它搅拌出来的混凝土用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再用泵车经过泵管输送至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去,如不进行缓凝处理,特别在夏季高温天气,水分挥发快,甚至未等到运至工地,混凝土已开始凝结硬化而无法使用,这就需要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入缓凝剂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时间。
在钻孔咬合桩施工时,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超缓凝,甚至让混凝土在72h内不凝结,超过72h又要快速凝结而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缓凝剂多与减水剂复合使用,即缓凝减水剂。专利CN 201110147697.1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钻孔咬合桩的缓凝减水剂,采用萘系减水剂与脂肪酸系减水剂复合使用,减水效果好,缓凝效果可超过72h,72h后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但该专利中并没有给出掺量1.8%时的减水率具体数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水率高、缓凝效果好且对钢筋无任何锈蚀作用的用于钻孔咬合桩及高温施工环境的超缓凝减水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钻孔咬合桩及高温施工环境的超缓凝减水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聚羧酸母液30-40份、高岭土5-10份、葡萄糖酸钠5-10份、甲基-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1-5份、石棉绒1-5份、聚合氯化铝1-5份、聚天冬氨酸钠0.5-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0.5-2份、柠檬酸铵10-20份、水35-5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聚合氯化铝中加入聚天冬氨酸钠和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加热至115-125℃保温混合0.5-1h,再置于0-5℃环境中密封静置1-2h,并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改性聚合氯化铝;
(2)向水中加入高岭土、石棉绒和改性聚合氯化铝,充分混合,再加入聚羧酸母液、葡萄糖酸钠、甲基-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和柠檬酸铵,混合均匀,即得超缓凝减水剂。
所述聚羧酸母液选自聚酯类聚羧酸母液、聚醚类聚羧酸母液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所述聚酯类聚羧酸母液的固含量为55-75%。
所述聚醚类聚羧酸母液的固含量为55-75%。
所述高岭土中晶体高岭石的含量高于80%重量,石英低于0.5%重量,Fe2O3低于1.0%重量,K2O和Na2O的总和低于0.5%重量。
所述甲基-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取甲基-β-环糊精溶于水,通氮除氧,并注射过硫酸钾的水溶液,继续通氮除氧15min,再注射N,N-二甲基乙二胺的水溶液,30min后注射丙烯酰胺的水溶液,反应体系于40-45℃保温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用无水乙醇沉淀,所得沉淀物于50-60℃下干燥至恒重,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甲基-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晋淮建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南市晋淮建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8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改性木薯淀粉的复合减水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防腐阻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