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粽叶加工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8957.6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江健;殷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7/126 | 分类号: | A23L7/126;A23P30/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农劲风 |
地址: | 53022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加工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粽叶加工处理设备,包括机架,机架的顶面前端设有一个向前延伸的进料托板,进料托板的左侧安装有粽叶裁切装置,在进料托板后方的机架内安装有粽叶清洗杀菌软化组件,在粽叶清洗杀菌软化组件后侧下方的机架上还安装有粽叶输送装置。本多功能粽叶加工处理设备通过精巧的结构设置,其将粽叶的头尾裁切、表面清洗、消毒杀菌和软化处理工作集中在一个设备中进行,工作流程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可以有效节约人力成本,而且处理效果比常规人工处理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粽叶加工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粽叶加工处理设备,属于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粽子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节庆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成为了端午节庆食物。每年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随着产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各自包粽子模式已逐渐被粽子加工厂的工业批量化包粽子模式所取代。包粽子用的粽叶通常采用箬叶、竹叶或芦苇叶,新鲜的粽叶需要经过表面清洗、头尾剪裁和软化处理后才能使用。目前在粽子加工厂中,对于粽叶表面清洗、头尾剪裁和软化处理等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工人先将大量的粽叶浸泡在水盆中,通过人工手拿清洗布,在水里对粽叶的两面进行清洗,然后再用剪刀对粽叶的头尾进行剪裁,最后还要放入热水中烫一下进行软化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清洗时水盆中的水不方便更换,造成污水反复使用,清洗效果不佳,软化处理时从热水将粽叶捞出后还要一张张的擦干,工序非常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粽叶加工处理设备,其将粽叶的头尾裁切、表面清洗、消毒杀菌和软化处理工作集中在一个设备中进行,可以有效节约人力成本,而且处理效果比常规人工处理更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粽叶加工处理设备,包括机架,机架的顶面前端设有一个向前延伸的进料托板,进料托板的左侧安装有粽叶裁切装置,在进料托板后方的机架内安装有粽叶清洗杀菌软化组件,在粽叶清洗杀菌软化组件后侧下方的机架上还安装有粽叶输送装置。
所述粽叶裁切装置包括电机座、高速电机、裁切刀片和防护罩,电机座设置在所述进料托板的左侧,电机座上安装有一个主轴朝前的高速电机,高速电机主轴上安装有圆盘形裁切刀片,电机座在裁切刀片下方的位置设有漏料口,在高速电机和裁切刀片的外围设有一个矩形防护罩,防护罩前侧的下部在对应裁切刀片的位置开有进料口,进料口正面在防护罩的内侧装有一个可自动下落的钟摆式活动挡板,以防止操作人员的手指从进料口正面伸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8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双桶干洗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多功能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