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静噪控制方法、对讲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9050.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5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付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科立讯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对讲机 静噪功能 静噪 对讲功能 对讲设备 静噪模式 载波信号 对讲机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模拟对讲机 辅助控制 优化控制 误开启 对讲 检波 鉴频 检测 外部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静噪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模拟对讲功能的对讲机中,实现对静噪功能开启的辅助控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接收载波信号;通过鉴频、检波步骤处理所述载波信号以获得用于辅助静噪控制的电信号;检测并判断所述电信号是否包括由数字对讲机双时隙技术导致的波的特征;当所述电信号包括所述特征时,不允许开启静噪模式;当电信号不包括所述特征时,允许开启静噪模式。通过上述辅助静噪控制方法及对讲设备,可以实现对具有模拟对讲功能的对讲机的静噪功能开启的辅助优化控制。即通过判断接收到的外部载波信号是否来自数字对讲机,从而避免模拟对讲模式下的数字对讲机或模拟对讲机的静噪功能受到数字对讲机的干扰而误开启静噪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讲机静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静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对讲机在无线通信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背景噪声,其背景噪声和接收信号的强弱有很大关系。在接收到的信号强时,噪音就小,甚至没有噪音,很干净;反之信号弱时,噪音就大。所谓静噪功能就是使对讲机在没有收到信号或信号弱时扬声器保持寂静,此时静噪电路处于关闭状态,当接收到较强信号时,静噪电路处于开启状态,此时就会听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
虽然近年来数字对讲技术发展迅猛,但是由于使用习惯、设备更新速度等因素,目前,模拟对讲机依旧占有很大的市场。伴随着数字对讲机的普及,出现了同一时空下数字对讲机和模拟对讲机共存的情况。
目前,模拟对讲机的静噪电路系统主要为载波检测静噪系统,载波检测静噪系统预先设置静噪开启门限值,当载波信号的强度大于该门限值时,开启静噪;否则,静噪电路处于关闭状态。使用载波静噪的模拟对讲机与数字对讲机共存时会产生干扰问题,即当模拟对讲机接收到数字对讲机发出的同频载波信号且该信号强度大于门限值时,模拟对讲机静噪电路会误开启,扬声器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模拟对讲机由于数字对讲机的同频干扰导致静噪电路误开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识别来自数字对讲机的载波信号以避免静噪电路误开启的辅助静噪控制方法。此方法也可应用于支持模拟功能的数字对讲机中。
一种辅助静噪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模拟对讲功能的对讲机中,实现对静噪功能开启的辅助控制,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载波信号;
通过鉴频、检波步骤处理载波信号以获得用于辅助静噪控制的电信号;
检测并判断电信号是否包括由数字对讲机双时隙技术导致的波的特征;
当电信号包括特征时,不允许开启静噪模式;当电信号不包括特征时,允许开启静噪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字对讲机为DMR或PDT数字对讲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由数字对讲机双时隙技术导致的波的特征,包括特定的频率特征或特定的周期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特定的频率特征包括频率在15Hz-18.33Hz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特定的周期特征包括周期在54mS-66mS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并判断电信号是否包括由数字对讲机双时隙技术导致的波的特征,包括:
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或小波分析,检测并判断电信号是否包括特定范围内的频率分量或特定范围内的周期分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鉴频、检波步骤处理载波信号以获得用于辅助静噪控制的电信号的步骤,包括:
通过滤波器处理经鉴频处理后的电信号以滤除300Hz-3000Hz频率范围内的干扰信号。
一种对讲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一种辅助静噪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科立讯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科立讯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9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