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式甲醛尾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9417.X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兴;曹晨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年沙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B01D46/30;B01D46/10;F23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管 液封槽 显示屏 图像识别模块 自动控制系统 红外光谱仪 处理装置 甲醛尾气 控制阀 燃烧炉 阻燃式 罐体 吸收塔 压力传感器检测 流动状态控制 罐体内压力 罐体顶部 连通部位 流体流动 自动打开 有压力 传感器 流体 排气 图像 | ||
本发明的一种阻燃式甲醛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液封槽和燃烧炉,液封槽设置在吸收塔和燃烧炉之间,所述液封槽包括罐体和位于罐体顶部的防爆管,该防爆管上连接有控制阀,防爆管与罐体的连通部位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罐体内压力超过设定的极限值时,控制阀自动打开,通过防爆管进行排气,所述装置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红外光谱仪与显示屏以及图像识别模块,红外光谱仪将整个装置内的流体流动显示在显示屏上,图像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显示屏上的图像,并根据流体的流动状态控制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相应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醛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阻燃式甲醛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甲醛的生产都是以甲醇为原料,采用尾气循环法生产,生产时将吸收后的尾气部分循环至反应器做热稳定剂,以达到必要的热力学平衡和安全生产的目的,使用该方法,可以在没有蒸馏的情况下生产37%~55%(质量分数)的高浓度甲醛,甲醇含量小于1.2%,与传统银法相比,此法甲醇单耗下降,甲酸含量低。工业甲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含有氢气、甲醛气体、甲醇和少量甲烷气体等,工业甲醛尾气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员身体健康,同时,可燃性气体直接排放,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目前多是对尾气过滤后进行燃烧,一方面能够去除可燃性气体,减少环境危害,另一方面能够把燃烧热量收集到汽包,可用于甲醛的生产制造,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为了方便吸收塔排出的尾气进入到燃烧炉内,而且保证管路的安全性,一般会在吸收塔与燃烧炉之间设置液封槽,从而防止其体回流。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会存在燃烧炉内气体回流现象,导致液封槽内出现明火燃烧,目前这种情况只能切断液封槽的进气管,但一旦处理不及时,液封槽内气压过大,很可能会产生爆炸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中国专利(205216411U)公开了一种甲醛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与尾气罗茨风机连接的尾气进气管,尾气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有甲醇捕集器,甲醇捕集器通过管道连接有氢气分离器,氢气分离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氢气储气罐和水封槽,水封槽通过管道连接有尾气燃烧炉,尾气燃烧炉内设有蒸汽机,尾气燃烧炉顶部设有排气管,蒸汽机连接有蒸汽汽包。该方案通过在尾气进气管和尾气燃烧炉之间设置甲醇捕捉器和氢气分离器,将尾气中残余的甲醇和甲醛捕集回收,将尾气中具有很大利用价值的氢气分离回收。这种方法能够回收一部分气体,但是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没有解决。另一方面,液封槽内的液体对尾气也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作用,而且是吸收净化尾气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净化效率,也是目前所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液封槽在过压状态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阻燃式甲醛尾气处理装置,本发明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控制阀相配合,能够利用防爆管进行排气降压,避免了液封槽存在的爆炸风险。进一步地,本发明还通过缓冲器减缓了气体流速,有助于对排出气体的进一步吸收净化。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一种阻燃式甲醛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液封槽和燃烧炉,液封槽设置在吸收塔和燃烧炉之间,所述液封槽包括罐体和位于罐体顶部的防爆管,该防爆管上连接有控制阀,防爆管与罐体的连通部位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罐体内压力超过设定的极限值时,控制阀自动打开,通过防爆管进行排气,所述装置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红外光谱仪与显示屏以及图像识别模块,红外光谱仪将整个装置内的流体流动显示在显示屏上,图像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显示屏上的图像,并根据流体的流动状态控制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相应的操作。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罐体顶部还设置有缓冲器,该缓冲器上的进口管道与吸收塔相连,通过缓冲器降低尾气流速。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冲器主要由环形腔和缓冲连管构成,所述环形腔上端与进口管道相连,环形腔下端的缓冲连管通入罐体底部;环形腔直径大于进口管道、缓冲连管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年沙助剂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年沙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9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