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用电响应叶片的HVAC出口流量控制通风口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9696.X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K·巴尔塞萨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通风口 电信号施加 流体流动 施加 出口流量控制 控制流体流动 电响应材料 电信号源 控制器 电联接 电响应 可控制 导通 通风 支撑 | ||
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方向的系统。该系统可包括用于导通该流体流动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可具有支撑在该通风口内的叶片,且该叶片的至少一部分由电响应材料形成。该叶片在当电信号未施加至其时呈第一形状并且可在当电信号施加至其时变形成第二形状。电信号源电联接至该叶片,以施加电信号至该叶片。控制器可控制将该电信号施加至该叶片以在不同方向上引导所述流体流动的方式来控制所述叶片的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用电响应叶片来控制流过通风口或端口的流体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此提供的背景描述旨在大致呈现本发明的内容的目的。当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就其在该背景部分所描述的以及在提交时可以不另外被作为是现有技术的多个方面的描述而言既不明确地也不隐含地被认可为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在比如汽车和卡车的车辆中,,车辆的仪表板包括多个通风口的使用,冷或热空气通过该多个通风口可通过限定的加热/通风/空气调节(HVAC) 系统引导进乘客舱室中。该通风口通常在仪表板上间隔开,以分散贯穿乘客舱室的冷或加热的空气流。该通风口通常包括安装至框架的多个叶片。该通风口可具有操纵杆,乘客可以或者从左向右和/或向上和向下移动该操纵杆以移动叶片。该叶片调节离开通风口的空气流的方向。
然而,该操纵杆部分地阻断通过通风口的空气流。另外,用户可能需要来反复地调节叶片以使得车辆的乘客室内的空气流最优化。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方向的系统。该系统可包括通风口,该通风口用于导通流体使其流进限定区域。在通风口内支撑的叶片可包括由电响应材料形成的至少一部分,当没有电信号施加至该至少一部分时,其呈第一形状,且当电信号施加至该至少一部分时,其可变形成第二形状。可使用电联接至叶片的电信号源来施加电信号至叶片。可使用控制将电信号施加至叶片的控制器来以一种方式来控制叶片的形状,其引起叶片以不同的方向引导流体流动。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方向的系统。该系统可包括通风口,该通风口用于导通流体使其流进限定区域。通风口可包括支撑在通风口内的多个叶片。每个叶片可包括由电致动聚合物形成的至少一部分,该至少一部分使得每个叶片:在当未向其施加电信号时呈第一形状并在当向其施加电信号时可变形成第二形状。通风口还可包括电联接至叶片中的每个的直流(DC)信号源,该信号源施加电信号至叶片中的每个,以及控制施加至叶片的电信号以引起叶片交替地变形并返回未变形状态以在不同方向上引导流体流动的控制器。
从详细说明、权利要求书和附图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应用的其它领域。详细说明和具体实例仅仅旨在示出的目的,且并不意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从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简化的机动车辆仪表板的方框图,该仪表板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的一对通风口,其可与车辆的HVAC系统相关联,且通风口中的每个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形叶片;
图2是示出了可用于控制通风口的叶片的形状的各个部件的方框图;
图3-5示出了通风口内的一个叶片的简化侧视图,其示出了叶片可变形以控制通过通风口的空气流的方向的各种形状;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可变形叶片的一个实例,其可被用于完全地阻断导管中的一个流动路径,且同时打开不同的流动路径,从而用作流动引导阀;以及
图7示出了叶片的一个实例的平面视图,该叶片由部分的电响应材料和部分的非电响应材料组成。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可被再使用以标识类似的和/或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9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