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9699.3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9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1)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1)连接的驱动芯片(2);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11)及包围所述显示区(11)的边框区(12);
所述边框区(12)包括:基板(10)、设于基板(10)上的功能层(20)、设于功能层(20)上的绝缘平坦层(30)、设于绝缘平坦层(30)上的顶金属层(40)、设于顶金属层(40)上的第一绝缘层(50)、设于第一绝缘层(50)上的第二绝缘层(70),以及设于第二绝缘层(70)上并与功能层(20)接触的防静电电极(81);所述防静电电极(81)上加载公共电压;
所述显示区(11)包括:基板(10)、设于基板(10)上的功能层(20)、设于功能层(20)上的绝缘平坦层(30)、设于绝缘平坦层(30)上的顶金属层(40)、设于顶金属层(40)上的第一绝缘层(50)、设于第一绝缘层(50)上的底电极(60)、设于底电极(60)上的第二绝缘层(70)以及设于第二绝缘层(70)上并与功能层(20)接触的顶电极(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电极(81)与顶电极(80)处于同一层且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阶段及触控阶段,所述显示区(11)的底电极(60)呈阵列式排布,用于在触控阶段作为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的宽度为3.5-7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金属层(40)包括多条触控信号走线,所述底电极(60)与顶金属层(40)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11)的功能层(20)包括:依次形成于基板(10)上的有源层、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所述边框区(12)的功能层(20)包括:与驱动芯片(2)连接的外围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电极(80)通过一贯穿绝缘平坦层(30)、第一绝缘层(50)、第二绝缘层(70)的第一过孔(82)与第二金属层相接触,驱动芯片(2)通过第二金属层向顶电极(80)提供数据电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12)远离显示区(11)的最外侧设有一圈与驱动芯片(2)连接并包围外围电路的接地环(12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显示区(11)与边框区(12)之间的虚拟像素区(111),所述虚拟像素区(111)包括基板(10)、设于基板(10)上的功能层(20)、设于功能层(20)上的绝缘平坦层(30)、设于绝缘平坦层(30)上的顶金属层(40)、设于顶金属层(40)上的第一绝缘层(50)、设于第一绝缘层(50)上的公共电极(60’)、设于公共电极(60’)上的第二绝缘层(70)以及设于第二绝缘层(70)上的顶电极(80);所述虚拟像素区(111)的公共电极(60’)不与显示区(11)的底电极(60)相接触,而与功能层(20)相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电极(80)、防静电电极(81)、底电极(60)及公共电极(60’)的材料均为IT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96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结构及柔性触控显示器件
- 下一篇:触控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