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基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9851.8 | 申请日: | 2018-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6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曾乔迪;黄楷敏;汪鹏;廖伟兴;杨海明;李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0L11/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熊贤卿;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无人值守 充电 云端系统 无人机控制系统 光学定位系统 机械驱动系统 无线充电装置 无线远距离 定位系统 基站接入 起降平台 实时操控 数据信息 网络系统 无线充电 续航能力 远程传输 传输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基站,其包括:无人机上安装光学定位系统;用于停降无人机的起降平台;为无人机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无人机基站内设无人机控制系统、定位系统、网络系统以及机械驱动系统;无人机基站接入云端系统,通过云端系统远程传输和接收信息。该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基站,一方面通过无线充电技术对无人机充电,避免了有线充电带来的危害,从而解决了无人机续航能力差的问题;一方面实现了无线远距离实时操控,无须人员在基站值守;另一方面,数据信息通过多种方式传输,保证了数据的及时和准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巡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基站。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操控的飞行设备。按技术特征划分,无人机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伞翼无人机等。从应用领域划分又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无人机最初使用于军用方面,通常作为侦察机和靶机。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的智能化使得其在民用领域上也拥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一些广阔偏远地区(例如沙漠、戈壁、森林、山区等地区),由于人力资源以及无人机的续航能力限制了无人机的应用。因此,为减少无人机应用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延长无人机的续航时间, 研发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基站是大势所趋。
然而在无人值守基站的设计上,对于无人机充电时依赖的引导机构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要避免出现因传动误差较大而导致的无人机损坏或者引发的事故,另外在无人机起降的位置精度上也要做更多的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基站,解决目前一些地区因人力资源受限而无法开展无人机巡航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基站,其可包括:
所述无人机上安装光学定位系统;
用于停降所述无人机的起降平台;
为所述无人机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无人机基站内设无人机控制系统、定位系统、网络系统以及机械驱动系统;
所述无人机基站接入云端系统,通过所述云端系统远程传输和接收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基站为钣金箱体结构,顶部设基站舱门,在所述无人机起飞和降落时舱门开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起降平台在所述机械驱动系统控制下自由升降。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含一块工控主板。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机械驱动系统的运动、控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开关、与所述云端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互通。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系统采用动态差分定位技术模组,对所述无人机的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别。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采用自适应谐振无线充电技术,利用无线充电线圈对所述无人机进行充电。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基站设AP网桥以及全向天线,能接入局域网或4G网络用以远程传输数据和接收指令。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基站设电控中心,所述电控中心内配置的硬件设施包括主板、路由器、无线充电适配器、无线充电盒、遥控器、手机以及散热风扇。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基站设置在异地,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操作人员远程对其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9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