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泳衣面料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1091.4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于美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美花 |
主分类号: | D06M10/06 | 分类号: | D06M10/06;D06M10/08;D06M11/46;D06M11/70;D06M15/227;D01F6/92;D01F1/10;A41D7/00;A41D31/00;D06C7/02;D06M101/32;D06M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泳衣面料 挤出 涤纶纤维 制造工艺 纤维 抗氧化 挺括 抗紫外线 莫氏硬度 持久度 热定型 增强剂 氯氨 熔融 织布 面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泳衣面料及其制造工艺,种泳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纤维和耐氯氨纶,织布工序包括热定型以及抗紫外线整理。涤纶纤维采用熔融挤出的方式制成纤维,在纤维成分挤出之前或挤出时添加抗氧化增强剂,其为至少4.5莫氏硬度、直径为0.1‑10微米的颗粒或纤维。面料具有挺括、颜色持久度高、优异的抗氧化、抗紫外的性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泳衣面料,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布料品种众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提供能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新品种,而泳衣面料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需要的。泳衣有一件式和两截式和三点式(比基尼)等变化。最初的泳装紧贴身体,遮裹着身体的大部三点式泳装分。20世纪初男子泳装才开始穿不连上衣的短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妇女穿的紧身连裤泳装流行法国,其他泳装逐渐被淘汰。1935年开始,女子开始穿由乳罩和短裤配成的两件一套的游泳衣。1947年,比基尼装流行开来,带动泳装向新的方向发展。现代泳装无论从色彩、式样、质料几方面都超越以往,形成了多色彩、多式样、高质量的泳装新潮流。最常见的泳衣面料分为以下三种:1、杜邦莱卡泳衣会比普通材质的泳衣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多适用于连体泳衣。2、锦纶面料的泳衣属于中等价位,当然与杜邦莱卡面泳衣相比,扎实度不够,但是弹性度与柔软度是不相上下的,是现在人们最常使用最常见的泳衣面料了。3、涤纶面料的泳衣弹性小,受限制,而且属于低价产品,一般都是设计为分体式泳衣,不适合连体泳衣。
泳衣在绝大多数时间在游泳池中,游泳池中因为需要进行消毒,一般会有大量的氯,这样就会造成颜色脱落,现有技术中会有不少耐氯的涤纶织物,但是在人不游泳的时候,泳衣存放过程中,在紫外线照射下,泳衣的耐氯能力会下降。
同时泳衣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多次洗涤,暴晒,大气污染紫外线照射等等的影响,有很多原因可能会造成氧化现象,使得衣物产生黄变或褪色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衣服的美观度。因此,对于泳衣面料而言抗氧化性和耐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现有市面上存在一些抗氧化处理面料,例如用于织物的化学品、染整工艺的加工条件、包装和储存条件等,但是存在成本较高、对产品有针对性,缺乏普适性的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能够有效解决或预防抗氧化的好的办法。
CN105839395A提供一种防透视浅色全棉高支色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利用该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出防透视性能好的的浅色全棉色织面料。
CN105568592A对面料做了四防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沾上污渍、油渍,防止黄变,防止油污、水、污渍渗入纤维里层,可以保持面料长期干爽、洁净。
CN107401047A公开了一种抗黄变整理剂,所述的抗变黄整理剂,主要成分是4-羟基苯乙胺、异丙醇胺、冰醋酸、4-氯-2-硝基苯甲醚、苯丙三氮唑、2-硝基-3-氯苯基肼、邻乙酰水杨酸、蒸馏水和去氢木香内酯。
目前,但是都没能很好的解决泳衣面料抗氧化的问题,大多数面料都不具备抗氧化的功能,由此导致面料掉色、褪色,不美观,并且有一些金属编制的衣服还会由于氧化做工,失去应有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防止面料氧化、抗紫外线以及耐氯的泳衣面料及制造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泳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纤维和耐氯氨纶,织布工序包括热定型和抗紫外线整理。
涤纶纤维采用熔融挤出的方式制成纤维,在纤维成分挤出之前或挤出时添加至少4.5莫氏硬度、直径为0.1-10微米的纤维或颗粒。
面料的具体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纤维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美花,未经于美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1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