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1405.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9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谭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丁宁 |
主分类号: | C08L21/00 | 分类号: | C08L21/00;C08L71/00;C08K13/06;C08K9/08;C08K9/00;C08K5/07;C08K5/13;C08K3/16;F24F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152 海南省海口市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节能片,所述节能片为片状且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节能片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设有隆起;所述节能片由远红外弹性颗粒为原材料经加工制得,所述远红外弹性颗粒由含有下述重量含量的原料配比制得:远红外纳米粉25-30%、TPR弹性体60-68%、增韧剂1-3%、黑色母1-3%、抗紫外线剂1-3%、抗老化剂1-3%;所述远红外纳米粉由含有下述重量含量的原料配比制得:MgCl2 4.5-5%、AlCl3·6H2O 26-30%、SiCl4 20-24%、TiCl4 28-30%、ZrOCl2·8H2O 14-16%、YCl3 0.5-1%、表面活性剂0.5-1%、乳化剂0.5-1%、乳化稳定剂0.5-1%;所述远红外纳米粉的粒径为90-100纳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片,其特征在于:所述TPR弹性体是以热塑性丁苯橡胶为基础原材料,添加PP制得的共混改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聚苯醚酮;所述抗紫外线剂为二苯甲酮;所述抗老化剂为二丁基羟基甲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PEG、羧甲基纤维素CMC以任意配比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Span60、Tween60、OP以任意配比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稳定剂为聚乙烯醇、乙二胺四乙酸以任意配比组成。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节能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远红外纳米粉的制备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其具体工艺为:原料混配:MgCl2、AlCl3·6H2O、SiCl4、TiCl4、ZrOCl2·8H2O、YCl3→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共沉淀反应→过滤,水洗→加入乳化剂和乳化稳定剂→经行两次脱水处理→80-100℃干燥2-3小时→800-1100℃煅烧2-2.5小时→气流粉碎→制得远红外纳米粉;
(2)远红外弹性颗粒的制造
采用双螺杆挤出水冷切粒流水线设备,选用挤出成型造粒工艺,其基本工艺如下:原料混配:远红外纳米粉、TPR弹性体、黑色母、增韧剂、抗紫外线剂、抗老化剂→离心搅拌80-90秒,速度为900转/每分钟→高温180-200℃融合成胶→设定挤出压力70-80MPa,经螺杆挤出为细长条状胶体,进入水下→水下移动冷却→出水后移动烘干,烘干温度为80-85℃→流水线机械切粒→过筛→制得远红外弹性颗粒;
(3)节能片的制造
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基本制造工艺如下:原料准备→烘干机设定温度为55-60℃,并烘干4-5小时→取出烘干的远红外纳米粉颗粒,投入注塑成型机喂料口→注塑机设置温度为210-220℃,以融化远红外纳米粉颗粒成为胶状→螺杆推送将液态化的远红外纳米粉颗粒注射挤入金属模具,注射压力为90-95Mpa,填充时间为40-45秒→金属模具内节能片成型,成型时间为60-65秒,合模力为900-1200KN→金属模具外圈通水冷却10-15秒→分开模具→取出节能片。
8.一种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节能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丁宁,未经谭丁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14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