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维度自动组合加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1625.3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6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模佳;赵腾飞;吕福生;张雷;晏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支撑 活动支撑 作动器 活动横梁 机构驱动 加载系统 自动组合 多维度 横梁 底座 底座中部 固定组合 连接构件 连接座 十字形 加载 试件 受力 试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维度自动组合加载系统,包括底座、固定支撑墙、活动支撑墙以及活动横梁;所述活动横梁由x向横梁和y向横梁呈十字形固定组合而成,所述x向横梁下方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驱动与之连接的z向作动器沿着x向移动;所述固定支撑墙固定在所述底座中部两侧的连接座上,所述固定支撑墙上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y向横梁端部与第一调节机构相连,所述第一调节机构驱动y向横梁沿着z向移动,所述固定支撑墙的内侧面上设有y向作动器;所述活动支撑墙通过连接构件可在底座上沿着x向移动,所述活动支撑墙的内侧面上设有x向作动器。本发明实现多种加载方式,可完成试件复杂受力情况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维度自动组合加载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各种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国内建筑工程领域出现了很多以高、大、特、新为特征的工程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突出的特点表现为结构的高度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造型越来越奇特、体系越来越复杂、材料的强度越来越高。目前国内混凝土强度已高达1000MPa、建筑用钢材强度也高达590MPa,而国外甚至已有强度高达1000MPa 的建筑用钢投入应用。但是这些新型材料和结构的数据和经验并不完备,尤其在重大工程项目兴建过程中,往往没有成熟的技术经验可借鉴,大部分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问题还需要通过试验的方法来验证和解决。
目前国内多数大型建筑工程结构试验室普遍存在着设备加载能力不足、控制手段落后、检测方法陈旧、试验台座承载能力不够等问题,无法针对某些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大比例、大尺寸构件和结构模型试验,更无从进行足尺寸构件动静力试验。而如果只进行较小比例和较小尺寸的构件模型试验又存在着试验结果失真、与原型力学性能不符等重大缺陷,给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留下了难以预计的安全隐患。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多维度自动组合加载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维度自动组合加载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度自动组合加载系统,包括底座、两个固定支撑墙、活动支撑墙以及活动横梁;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试件的加载台;所述固定支撑墙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一端两侧,所述加载台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撑墙之间,所述固定支撑墙的内侧壁上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有作动器,所述调节机构驱动作动器沿着z向移动;所述活动支撑墙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中部,所述活动支撑墙的内侧壁上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有作动器,所述调节机构驱动作动器沿着z向移动;所述活动横梁由x向横梁和y向横梁呈“T”字型结构组合而成,所述y向横梁的一端与所述x向横梁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支撑墙连接,所述x向横梁底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有作动器,所述调节机构驱动作动器沿着x向移动。
所述活动支撑墙的底部设有与之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边缘设有固定孔;所述底座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定位孔。
所述y向横梁的一端与x向横梁中部连接,另一端为呈“凹”字型结构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等间隔设置在活动支撑墙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孔通过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固定。
所述x向横梁的端部形成“凹”字型结构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等间隔设置在固定支撑墙侧壁上的第二定位孔通过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固定。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撑墙内侧壁一端、活动支撑墙内侧壁一端以及x向横梁底部一端的减速电机、另一端的固定块、传动丝杆以及与作动器连接的承压块,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套装于所述固定块底部的传动槽内,所述传动槽内设有用于套装传动丝杆端部的轴承,所述承压块上设有与所述传动丝杆上外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1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