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3174.7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琪;李伟;何正泉;王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7 | 分类号: | C12N5/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闫桑田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纤维 细胞 化为 脂肪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纤维细胞培养在培养基中,在培养基中加入Myosin抑制剂和BMP4,继续培养,直至得到脂肪细胞。本发明还涉及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的培养基和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只需单个小分子或单因素处理,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并且在体内体外均可高效进行,不涉及转基因操作,获得的脂肪细胞安全性好,适用于在组织再生、修复等领域和产业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细胞诱导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转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也称为分化转移)是指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现象。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的细胞的转分化,例如:将胚胎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视网膜上皮细胞转分化为肌细胞,将B淋巴细胞转分化为巨噬细胞,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功能性的神经细胞等等。
脂肪细胞(adipocyte)在成人体内大量存在,其组织又称脂肪组织,常呈白色,在幼儿期大量增殖,到青春期数量达到巅峰,此后数量一般不再增加。在正常动物和人类的体内,脂肪组织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和腹部的皮下内,但肥胖患者的机体各个部位均会出现脂肪组织,如肾脏、肠系膜、皮下、腹腔等部位的周围,这表明可能分化为脂肪细胞的细胞不仅有脂肪前体细胞,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一些非脂肪前体细胞也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这颠覆了脂肪细胞是由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而来的传统观念。通过将非脂肪前体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脂肪细胞的转化机制,进而指导抑制肥胖药物的开发。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分化而来。将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在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将疤痕伤口中发现的最常见类型的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可能在未来实现伤口不留疤痕,并且在皱纹皮肤中再生脂肪细胞,有可能衍生出新型抗衰老治疗策略。由此可见,实现非脂肪前体细胞尤其是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一些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方法。CN104342401B公开了利用确定的细胞因子组合促进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方法,组合物的起效因子为表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地塞米松、胰岛素和PPARγ激动剂。CN104372024A公开了一种诱导牛成纤维细胞/成肌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方法,包括克隆牛转录因子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β基因,构建C/EBPβ基因过表达载体并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腺病毒侵染牛成纤维细胞、成肌细胞实现上述细胞快速转分化为脂肪细胞。上述方法采用大量大分子物质或重编程过程,效率较低,安全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现已证实,小分子化合物也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这能够提高转分化的速度、存活率和能力。例如,CN105754935A公开了一种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诱导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含基础培养基和诱导小分子组合,所述诱导小分子组合为SG或6TF,其中S为 SB431542、G为GSK126、6为E61541、T为苯环丙胺、F为毛喉素。但仍然需要探索更多的小分子化合物来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以用于疾病的研究、治疗和更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不断的探索,意外地发现可以通过Myosin抑制剂 (-)-Blebbistatin实现上述目的。
因此,本发明涉及Myosin抑制剂在诱导细胞转分化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转分化为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优选地,所述转分化为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
优选地,所述Myosin抑制剂为(-)-Blebbistat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31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