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碎屑岩潜山内幕储层的压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3231.1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4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伟;陈紫薇;张胜传;付大其;隋向云;贾云鹏;李晓娟;李晓祥;赵玉琳;马瑞;官全胜;赵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11;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碎屑岩 潜山 内幕 方法 | ||
1.一种碎屑岩潜山内幕储层的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油气井的平均缝网指数,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F——油气井的平均缝网指数;
Fi——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缝网指数;
n——油气井的不同深度的测试点的总数;
其中,所述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缝网指数Fi的计算公式为:
Fi=Bi(ω1Ci+ω2Si)
式中,
Bi——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脆性指数;
Ci——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天然裂缝张开的影响因子;
Si——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地应力影响因子;
ω1,ω2——常数;
所述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脆性指数Bi的计算公式为:
Bi=a1E+a2ψ+a3ε
式中,
E——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归一化后的杨氏模量;
ψ——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归一化后的剪胀角;
ε——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归一化后的峰值应变;
a1,a2,a3——常数;
所述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天然裂缝张开的影响因子Ci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σHi——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最大水平阻应力;
σhi——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最小水平阻应力;
θ——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水力裂缝面与天然裂缝面的夹角;
σm——碎屑岩潜山内幕储层的所有油气井的(σHi-σhi)sin2θ中的最大值;
所述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地应力影响因子Si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σHi——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最大水平阻应力;
σhi——油气井的第i个测试点的最小水平阻应力;
σn——碎屑岩潜山内幕储层的所有油气井的(σHi-σhi)中的最大值;
当所述平均缝网指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在碎屑岩潜山内幕储层的油气井的目的层段的井壁上进行射孔以形成孔眼;
向所述油气井的井筒内泵入第一压裂液,使所述第一压裂液通过所述孔眼进入所述目的层段的地层内,进而使所述目的层段的地层形成缝网;
在停止泵入所述第一压裂液预设时长后,向所述油气井的井筒内泵入第二压裂液,使所述第二压裂液通过所述孔眼进入所述目的层段的地层内,进而使所述目的层段的地层形成主裂缝,所述第二压裂液中的第二支撑剂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压裂液中的第一支撑剂的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屑岩潜山内幕储层的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剂包括第一密度的陶粒和第二密度的陶粒,所述第二支撑剂包括第二密度的陶粒,其中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屑岩潜山内幕储层的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度为1.23-1.27g/cm3,所述第二密度为1.65-1.75g/cm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屑岩潜山内幕储层的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裂液中所述第一密度的陶粒的体积分数为3%-20%;
所述第二压裂液中所述第二密度的陶粒的体积分数为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32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化的SAGD微观物理模拟系统
- 下一篇:电功图计算油井产液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