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线路保护方案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程度的评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83543.2 申请日: 2018-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8347050B 公开(公告)日: 2021-07-02
发明(设计)人: 郭亮;范瑞祥;王华云;李升健;郑蜀江;安义;邓才波;刘蓓;陈琛 申请(专利权)人: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主分类号: H02J3/00 分类号: H02J3/00
代理公司: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代理人: 姚伯川
地址: 330096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配电 线路 保护 方案 供电 可靠性 影响 程度 评估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配电线路保护方案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程度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线路的导线长度和各配变位置进行分段编码存储;

(2)根据配电线路保护配置方案,求算各级开关保护对应线路部分的总长度及总接带配变容量;

(3)根据保护配置方案的动作时序,求算各方案的可靠性影响评估指标;

(4)比较各方案的指标,指标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

所述线路分段编码方法如下:

a、以线路上每个接线点作为元素,对每个接点进行命名和赋值;

b、接点命名方法是:将线路分为三类,主线、支线和次支线;每个存在导线接续的点均为接点,主线选取方式不受限制,可根据线路实际较为自由地选取;主线确定之后,接于主线上的接点的为分支线;接于分支线上接点的为次支线;

主线上所有接线点都设为主线接点,命名为:H1,H2,…,Hi,…,

其中i为从变电站开始计数到第i个接点;

接于主线第i个接点的支线接点命名为:HiF1,HiF2,…,HiFj,…,

其中j为该支线从主线分出开始计数到第j个接点;

接于主线第i个接点支线的第j个接点的次支线接点命名为:

HiFjC1,HiFjC2,…,HiFjCk,…,

其中,k为该次支线从支线分出开始计数到第k个节点;

c、接点的赋值方法是,主线接点Hi赋值表示为:

Hi=[lii,Si,ni]

式中,li为接点Hi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表示接点Hi与前一接点Hi-1之间导线的长度;λi为接点Hi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表示该段导线类型发生故障的概率,可取典型统计值;Si为接点Hi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表示直接接于接点Hi,且导线长度小于100m的配变容量之和;ni为接于接点Hi的长度大于100m的分支线的数量;

支线接点HiFj赋值表示为:

HiFj=[lijij,Sij,nij]

式中,lij为接点HiFj与前一接点HiFj-1之间导线的长度,λij为该段导线类型发生故障的概率,可取典型统计值;Sij为直接接于接点HiFj,且导线长度小于100m的配变容量之和;nij为接于接点HiFj的长度大于100m的分支线的数量;

次支线接点HiFjCk赋值表示为:

HiFjCk=[lijkijk,Sijk,nijk]

式中,lijk为接点HiFjCk与前一接点HiFjCk-1之间导线的长度;λijk为该段导线类型发生故障的概率,可取典型统计值;Sijk为直接接于接点HiFjCk,且导线长度小于100m的配变容量之和;nijk为接于接点HiFjCk的长度大于100m的分支线的数量;

所述各级开关保护对应线路部分的总长度及总接带配变容量包括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

第一级开关对应的线路部分概率总长度λLI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R为主线上第二级开关所在位置对应的接点号,R-1为主线上第二级开关所在位置对应的接点前一接点序号;若分支线上有第二级开关,则该分支线的累加终点为二级开关的位置所在接点前一接点序号S-1,若分支线上没有第二级开关,则累加终点为分支线最大接点号N2;若次支线上有第二级开关,则该次支线的累加终点为二级开关的位置所在接点前一接点序号T-1,若次支线上没有第二级开关,则累加终点为该次支线最大接点号N3

ΔλLI为故障概率总长度的调整值,该值与第二级开关在接点处的设置方式有关,如果第二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前端,则:

ΔλLI=0

如果第二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后端,则:

ΔλLI=λRlRXSlXSYZTlYZT

式中,lR、lXS、lYZT和λR、λXS、λYZT分别为接点HR、接点HXFS、接点HYFZCT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和故障概率元素;

第一级开关对应的接带配变总容量SI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R为主线上第二级开关所在位置对应的接点号;若分支线上有第二级开关,则该分支线的累加终点为二级开关的位置所在接点前一接点序号S-1,若分支线上没有第二级开关,则累加终点为分支线最大接点号N2;若次支线上有第二级开关,则该次支线的累加终点为二级开关的位置所在接点前一接点序号T-1,若次支线上没有第二级开关,则累加终点为该次支线最大接点号N3

ΔSI为总长度的调整值,该值与第二级开关在接点处的设置方式有关,如果第二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前端,则:ΔSI=0;

如果第二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后端,则:ΔSI=SR+SXS+SYZT

式中,SR、SXS、SYZT分别为接点HR、接点HXFS、接点HYFZCT赋值的配变容量和元素;

第二级开关对应的线路部分概率总长度λLI的计算方法如下:

设主线、支线、次支线上第二级开关的位置所在接点序号分别为接点HR、接点HXFS、接点HYFZCT,即第二级开关所在各类导线的接点序号分别为R、S、T,主线、支线、次支线的最大接点序号分别记为N1、N2、N3

第二级开关有两种情况:下游设置了第三级开关和下游未设置第三级开关;

下游没有第三级开关的第二级开关:

这种第二级开关对应的线路部分故障概率总长度指某第二级开关至末端之间的10kV导线长度与故障概率积累加值,总接带配变容量指某第二级开关至末端之间的所有配变总容量;

设这种第二级开关的数目为p,则该种第二级开关对应的故障概率总长度λLIIa,其中a=1,2,…,p;配变总容量SIIa计算方法如下:

主线上的二级开关:

支线上的二级开关:

式中,li为接点Hi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lXj为接点HXFj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lXjk为接点HXFjCk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λi为接点Hi赋值的故障概率元素,λXj为接点HXFj赋值的故障概率元素,λXjk为接点HXFjCk赋值的故障概率元素;Si为接点Hi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SXj为接点HXFj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SXjk为接点HXFjCk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

次支线上的二级开关

式中,lYZk、λYZk、SYZk分别为次支线接点HYFZCk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故障概率元素和配变容量之和元素;

以上三式中,ΔλLIIa、ΔSIIa分别为第a个第二级开关对应故障概率总长度的调整值和配变总容量的调整值;这两个值与第三级开关在接点处的设置方式有关,如果第二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前端,则,

ΔλLIIa=0

ΔSIIa=0

如果第二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后端,则分三种不同情形如下:

若在主干线接点HR后端,ΔλLIIa=λRlR,ΔSIIa=SR

若在分支线接点HXFS后端,ΔλLIIa=λXSlXS,ΔSIIa=SXS

若在次支线接点HYFZCT后端,ΔλLIIa=λYZTlYZT,ΔSIIa=SYZT

式中,lR、lXS、lYZT,λR、λXS、λYZT和SR、SXS、SYZT别为接点HR、接点HXFS、接点HYFZCT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故障概率元素及配变容量之和元素;

下游设置第三级开关的第二级开关:

这种第二级开关对应的线路部分故障概率总长度指第二级和该第二级开关下游所有第三级开关之间的10kV导线长度与故障概率积累加值,总接带配变容量指第二级和所有第三级开关之间的所有配变总容量;各参数符号定义如前,并假设主线、支线、次支线上第三级开关的位置所在接点序号分别为接点HU、接点HXFV、接点HYFZCW,即第三级开关所在各类导线的接点序号分别为U、V、W,主线、支线、次支线的最大接点序号分别记为N1、N2、N3;设这种第二级开关的数目为q,则该种第二级开关对应的故障概率总长度λLIIb,其中b=1,2,…,q;配变总容量SIIb计算方法如下:

主线上的二级开关:

支线上的二级开关

式中,U-1、V-1、W-1分别为第三级开关所在各类导线的接点序号U、V、W的前一接点序号;R+1、S+1、T+1分别为第二级开关所在各类导线的接点序号分别为R、S、T的后一接点序号;li为接点Hi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lXj为接点HXFj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lXjk为接点HXFjCk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Si为接点Hi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SXj为接点HXFj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SXjk为接点HXFjCk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

次支线上的二级开关

式中,lYZk为次支线接点HYFZCk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λYZk次支线接点HYFZCk赋值的故障概率元素;SYZk为次支线接点HYFZCk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

以上三式中,ΔλLIIb1、ΔSIIb1分别为第b个第二级开关对应故障概率总长度的第一部分调整值和配变总容量的第一部分调整值;这两个值与第二级开关在接点处的设置方式有关;如果第二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前端,则分如下三种不同情形:

若在主干线接点HR前端,ΔλLIIb1=λRlR,ΔSIIb1=SR

若在分支线接点HXFS前端,ΔλLIIb1=λXSlXS,ΔSIIb1=SXS

若在次支线接点HYFZCT前端,ΔλLIIb1=λYZTlYZT,ΔSIIb1=SYZT

如果第二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后端,则,

ΔλLIIb1=0

ΔSIIb1=0

其中,lR、lXS、lYZT,λR、λXS、λYZT和SR、SXS、SYZT别为接点HR、接点HXFS、接点HYFZCT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故障概率元素及配变容量之和元素;

而ΔλLIIb2、ΔSIIb2分别为第b个第二级开关对应故障概率总长度的第二部分调整值和配变总容量的第二部分调整值;这两个值与第三级开关在接点处的设置方式有关,如果第三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前端,则,

ΔλLIIb2=0

ΔSIIb2=0

如果第三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后端,则,

ΔλLIIb2=λUlU,或λXVlXV,或λYZWlYZW

ΔSIIb2=SU,或SXV,或SYZW

式中,lU、lXV、lYZW,λU、λXV、λYZW和SU、SXV、SYZW分别为接点HU、接点HXFV、接点HYFZCW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故障概率元素和配变容量之和元素;

所述第三级开关保护对应线路部分的故障概率总长度及总接带配变容量方法如下:

第三级开关对应的线路部分故障概率总长度指第三级开关至线路末端之间的10kV导线长度与故障概率之积累加值,总接带配变容量指第三级开关至线路末端之间所有配变总容量;如前所述,设主线、支线、次支线上第三级开关的位置所在接点分别为接点HU、接点HXFV、接点HYFZCW,即第三级开关所在各类导线的接点序号分别为U、V、W,主线、支线、次支线的最大接点序号分别记为N1、N2、N3;设第三级开关的数目与第二类第二级开关数目相同,均为q,则该种第三级开关对应的故障概率总长度为λLIIIb,其中,a=1,2,…,q;配变总容量SIIIb计算方法为:

主线上的三级开关:

支线上的三级开关

式中,li为接点Hi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lXj为接点HXFj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lXjk为接点HXFjCk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λi为接点Hi赋值的故障概率元素、λXj为接点HXFj赋值的故障概率元素,λXjk为接点HXFjCk赋值的故障概率元素;Si为接点Hi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SXj为接点HXFj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SXjk为接点HXFjCk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

次支线上的三级开关

式中,lYZk为次支线接点HYFZCk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λYZk为次支线接点HYFZCk赋值的故障概率元素;SYZk为次支线接点HYFZCk赋值的配变容量之和元素;

以上三式中,ΔλLIIIb、ΔSIIIb分别为第b个第三级开关对应故障概率总长度的调整值和配变总容量的调整值;这两个值与第三级开关在接点处的设置方式有关,如果第三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前端,则分如下三种不同情形:

若在主干线接点HU前端,ΔλLIIIb=λUlU,ΔSIIIb=SU

若在分支线接点HXFV前端,ΔλLIIIb=λXVlXV,ΔSIIIb=SXV

若在次支线接点HYFZCW前端,ΔλLIIIb=λYZWlYZW,ΔSIIIb=SYZW

如果第二级开关设置在对应导线接点后端,则,

ΔλLIIIb=0

ΔSIIIb=0

式中,lU、lXV、lYZW,λU、λXV、λYZW和SU、SXV、SYZW分别为接点HU、接点HXFV、接点HYFZCW赋值的导线长度元素、故障概率元素和配变容量之和元素;

所述保护配置方案的可靠性影响评估指标计算如下:

由于故障停电时间决定于运维水平,因此对于某一条线路而言,计算时假定线路故障时停电时间相同;为了比较各类保护方案的优劣情况,根据以上计算得到的各级保护开关对应的导线长度和配变总容量等数据,可以计算可靠性评估指标Η,方法如下:

Η=ω123

式中,ω1、ω2、ω3分别为第一、二、三级保护对应的可靠性评估指标,它们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各参数与前述一致,即λLI、SI分别为即第一级开关对应的线路部分概率总长度和接带配变总容量;p为下游没有第三级开关的第二级开关的数目,SIIa为任一开关对应的配变总容量;q为下游设置第三级开关的第二级开关的数目,SIIb为任一第二级开关对应的配变总容量,SIIIb任一该第三级开关对应的配变总容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35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