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多屏幕切换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3558.9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5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马辉;高峰;史小松;李娜;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韩晓娟 |
地址: | 45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屏幕 切换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屏幕切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多屏幕切换装置,包括安装底板,一种计算机多屏幕切换装置的切换方法,该计算机多屏幕切换装置的切换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将计算机的控制设备与电磁铁吸附板、纵向伺服滑台、横向伺服滑台和电控气动吸盘建立耦合连接关系,S2:根据使用需求,通过计算机的控制设备输入控制命令,S3:计算机的控制设备通过电控方式控制电控气动吸盘的气源,S4:计算机的控制设备调控纵向伺服滑台和横向伺服滑台将目标屏幕通过步骤S2的方式取下并移动到原先需要切换的屏幕的框架的相应位置上,本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人力物力,提高切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幕切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多屏幕切换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系统在工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单一的屏幕操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工业以及金融领域,由于需要实时检测多组数据,因此需要多屏显示,但是传统的多屏幕切换依赖手动调节,不仅使用不便,而且手动切换过程中消耗大量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多屏幕切换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多屏幕切换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多屏幕切换依赖手动调节,不仅使用不便,而且手动切换过程中消耗大量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多屏幕切换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前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横向卡槽,所述安装底板的上端通过横向卡槽卡接有框架,所述框架与横向卡槽通过梯形块卡接,所述框架包括四组屏幕安装单元格,所述屏幕安装单元格的四角均安装有电磁铁吸附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中部横向安装有暂存卡槽,所述安装底板顶部后端的右侧安装有纵向伺服滑台,所述纵向伺服滑台的输出端上部安装有横向伺服滑台,所述横向伺服滑台的输出端前侧连接有电控气动吸盘。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铅制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四组屏幕安装单元格的底部边缘处均连接有防脱挡条。
优选的,所述暂存卡槽的横向长度与横向卡槽的横向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暂存卡槽槽截面呈梯形状,所述暂存卡槽的内腔底部通过粘接剂粘接有缓冲垫。
一种计算机多屏幕切换装置的切换方法,该计算机多屏幕切换装置的切换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将计算机的控制设备与电磁铁吸附板、纵向伺服滑台、横向伺服滑台和电控气动吸盘建立耦合连接关系,建立数据库,对计算机的控制设备进行数据编程,满足计算机的控制设备对电磁铁吸附板、纵向伺服滑台、横向伺服滑台和电控气动吸盘进行指令控制;
S2:根据使用需求,通过计算机的控制设备输入控制命令,纵向伺服滑台通过电机输出端输出使得纵向伺服滑台的输出端纵向位置改变,从而改变横向伺服滑台的纵向高度,横向伺服滑台通过电机输出端输出使得横向伺服滑台的输出端纵向位置改变,从而改变电控气动吸盘的横向位置,通过以上步骤将电控气动吸盘调控到需要切换的屏幕处;
S3:计算机的控制设备通过电控方式控制电控气动吸盘的气源,从而使得电控气动吸盘将需要切换的屏幕吸附,此时,需要切换的屏幕与框架之间连接电磁铁吸附板断电,从而磁场力消失,电控气动吸盘将需要切换的屏幕取下,调控纵向伺服滑台和横向伺服滑台将需要切换的屏幕放置在暂存卡槽内;
S4:计算机的控制设备调控纵向伺服滑台和横向伺服滑台将目标屏幕通过步骤S2的方式取下并移动到原先需要切换的屏幕的框架的相应位置上,将暂存卡槽内的屏幕通过调控纵向伺服滑台和横向伺服滑台调控至目标屏幕的原先位置上,从而完成屏幕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计算机预先设定程序自动化的调控方式,降低人力物力,提高切换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师范学院,未经安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3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