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导无水防冻油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3643.5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顺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20 | 分类号: | C09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张丽;李彬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 无水 防冻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无水防冻油,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物质:86~88%1,2‑丙二醇;0.22~0.24%钼酸钠;0.45~3.65%二丁基羟基甲苯;0.35~0.45%苯并三氮唑;3.0~3.3%葵二酸;2.2~2.5%氢氧化钾;1.8~2.3%85Wt.%的磷酸;1.6~1.8%苯甲酸钠;0.2~0.28%水解聚马来酸酐;0.008~0.012%苯甲地那铵;余量为辅剂;该超导无水防冻油沸点高于210℃,冰点低于‑60℃,pH接近中性,不含任何违禁原料,对人体无害,符合国际通行的环保标准,该超导无水防冻油可以在各种自然环境条件下使用,且彻底解决了柴油和汽油发动机因过热而沸腾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冻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导无水防冻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防冻是冬季防寒防冻措施,主要用于汽车、农作物、家庭等,防冻措施是给汽车加防冻机油,防冻液;现在市面上所有的防冻液,主要由乙二醇(化学名称)与水配兑构成。水虽然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这是常识,但由于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因此水在0℃开始结冰,会冻坏缸体;在100℃的时候开始沸腾,因此导致发动机过热,直至造成瘫痪。事实是当发动机温度达到85℃时发动机缸壁就开始产生水蒸气、水泡了。现有的乙二醇防冻液其冰点为-30℃左右,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防冻问题,但其它缺陷,例如其沸点低、冰点不够低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且乙二醇在人体内的产物为羟基、乙酸和草酸,容易使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对肾产生破坏。在使用中乙二醇还会随水蒸汽蒸发到空气中,更换时洒在地面上,给环境和空气造成污染,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水在电解质作用下发生电化腐蚀及产生水垢、蒸发、气蚀,逐渐的侵蚀缸体、水箱及橡胶件,就如同“蚁穴”,造成对车的损坏,缩短了汽车的使用寿命。这些危害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早已引起高度重视,如瑞士在1972年颁布了“瑞士毒物法”以后,瑞士禁止在超市、零部件商店公开销售乙二醇型冷却液;另外现有的冷却液的传热和换热能力差,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由于汽车的使用环境为全球全天候,发动机的冷却液既要能在零下50~60℃的酷寒中保证不结冰,又能在热带沙漠的酷暑环境中保持不沸腾,同时具备防寒和耐热,现有技术存在的冷却液的传热和换热能力差,不能满足汽车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首先提供一种超导无水防冻油,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
超导无水防冻油,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物质:
上述超导无水防冻油也可以称作超导液,或者超导防冻油,或者超导无水冷却液,其名称的改变并不会影响由上述特定配比的物质混合得到的超导液体系统。
本发明上述超导无水防冻油中,其主体为1,2-丙二醇,其本身就是一种传热的介质,且1,2-丙二醇在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乳酸和丙酮酸,这两个物质均为身体正常代谢产物,且对人体和动物无害;通过将1,2-丙二醇与其他物质进行复配,并经过大量筛选,采用特定含量比例将上述物质进行混合获得一个超导液体系统。
本发明上述物质的混合形成的超导液体系统启动温度低,只需要35℃即可开始传温,而一般含有水的冷却液或者防冻液中,水的强传递就必须超过或者达到100℃,水升温很慢,传递更慢,一般水暖的启动升温必须经过一至二个小时才能达到室温,然而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超导液体系统只需要几分钟即可以把散热器加热,使得汽车内部可以实现快速的传热和散热,从而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
另外,特别是二丁基羟基甲苯和苯甲地那铵的加入使得该超导液体系统相比传统的冷却液和防冻液,其沸点提高至210℃,冰点低至-60℃,其更高的沸点和更低的冰点则能保证其在-60~-50℃的酷寒中不结冰,又能在热带沙漠的酷暑环境中保持不沸腾,即同时具备极佳的防寒和耐热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顺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顺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3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