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损橡胶减震垫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3784.7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奇美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75/04;C08L47/00;C08L25/06;C08L45/02;C08L97/00;C08K13/04;C08K7/06;C08K5/0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损 橡胶 脱蛋白天然橡胶 减震 抗磨损性能 橡胶减震垫 氧异丙基苯 产品硬度 使用寿命 双叔丁基 硼纤维 石蜡油 碳纤维 消泡剂 重量比 混料 炭黑 组份 添加剂 纤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损橡胶减震垫,由以下重量比的组份制得:脱蛋白天然橡胶35‑55份,配料橡胶30‑40份,炭黑5‑8份,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7‑10份,碳纤维10‑13份,硼纤维5‑10份,消泡剂2‑4份,石蜡油5‑7份,添加剂2‑4份。本发明采用纤维混料,降低产品重量同时提高产品硬度,抗磨损性能强,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塑产品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磨损橡胶减震垫。
背景技术
在有些情况下,振动的产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例如,机器振动会产生噪声、增加能耗,为了减小这些不利影响,通常要使用一些减振元件来隔离振动的传递和吸收振动造成的冲击。减震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减振元件,它通常被作为支撑件或连接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车辆、桥梁和建筑中。橡胶因其高弹性而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故被作为主要的减振材料。目前,对橡胶减震垫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如何提供其强度,而同时又能具有良好的韧性,从而获得良好支撑能力和减震效果,但是终究不是很理想,因其抗磨损性能较差,因而寿命低,工作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橡胶减震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损橡胶减震垫,由以下重量比的组份制得:脱蛋白天然橡胶35-55份,配料橡胶30-40份,炭黑5-8份,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7-10份,碳纤维10-13份,硼纤维5-10份,消泡剂2-4份,石蜡油5-7份,添加剂2-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耐磨损橡胶减震垫,由以下重量比的组份制得:脱蛋白天然橡胶50-60份,配料橡胶25-35份,炭黑5-8份,云母粉4-8份,硫磺2-5份,碳纤维10-13份,硼纤维5-10份,消泡剂2-4份,石蜡油5-7份,添加剂2-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耐磨损橡胶减震垫,由以下重量比的组份制得:脱蛋白天然橡胶50-60份,配料橡胶25-35份,炭黑5-8份,云母粉4-8份,硫磺2-5份,羟乙基纤维素3-8份,硼纤维5-10份,锌皂或钙皂1-3份,石蜡油5-7份,添加剂2-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添加剂为包括1-2组份的木质素纤维、0.5-0.7组份的树脂以及1-3组份硬脂酸的混合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树脂可为古马隆树脂、酚醛树脂或聚苯乙烯与古马隆树脂混合的复合树脂,其中,聚苯乙烯与古马隆树脂的质量比为3:1-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料橡胶优选为聚氨酯橡胶或丁二烯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纤维混料,降低产品重量同时提高产品硬度,抗磨损性能强,使用寿命更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耐磨损橡胶减震垫,由以下重量比的组份制得:脱蛋白天然橡胶35-55份,配料橡胶30-40份,炭黑5-8份,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7-10份,碳纤维10-13份,硼纤维5-10份,消泡剂2-4份,石蜡油5-7份,添加剂2-4份。
所述添加剂为包括1-2组份的木质素纤维、0.5-0.7组份的树脂以及1-3组份硬脂酸的混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奇美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明光市奇美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3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