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磁性合金及磁性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3904.3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6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明洋;松元裕之;堀野贤治;吉留和宏;长谷川晓斗;天野一;荒健辅;野老诚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153 | 分类号: | H01F1/153;C22C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陈明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合金 部件 | ||
一种软磁性合金,其利用由组成式((Fe(1‑(α+β))X1αX2β)(1‑(a+b+c))MaBbCrc)1‑dCd构成的主成分、以及至少含有P、S及Ti的副成分构成。X1为选自Co及Ni中的1种以上,X2为选自Al、Mn、Ag、Zn、Sn、As、Sb、Bi及稀土元素中的1种以上,M为选自Nb、Hf、Zr、Ta、Mo、W及V中的1种以上。0.030≤a≤0.14、0.005≤b≤0.20、0<c≤0.040、0≤d≤0.040、α≥0、β≥0及0≤α+β≤0.50。P的含量为0.001~0.050wt%,S的含量为0.001~0.050wt%,Ti的含量为0.001~0.080wt%。0.10≤P/S≤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磁性合金以及磁性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等中,寻求低消耗电力化及高效率化。进而,面向低碳化社会,上述要求进一步增强。因此,在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等的电源电路中,也寻求能量损耗的降低或电源效率的提高。而且,用于电源电路的磁性元件的磁芯寻求饱和磁通密度的提高、磁芯损耗(磁芯损耗)的降低及磁导率的提高。如果降低磁芯损耗,则电力能量的损耗减小,如果提高磁导率,则能够将磁性元件小型化,因此,可以实现高效率化及节能化。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Fe-B-M(M=Ti、Zr、Hf、V、Nb、Ta、Mo、W)系的软磁性非晶质合金。本软磁性非晶质合金与市售的Fe非晶相比有具有高的饱和磁通密度等良好的软磁特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342767号
发明内容
此外,作为降低上述磁芯的磁芯损耗的方法,考虑降低构成磁芯的磁性体的矫顽力。
但是,专利文献1的合金组合物因为不含能够改善耐蚀性的元素,所以在大气中的制造极其困难。进而,专利文献1的合金组合物存在即使在氮气氛或氩气氛中通过水雾化法或气体雾化法进行制造,也会被气氛中的少量的氧氧化的问题。
另外,记载了专利文献1的合金组合物中,通过使微细结晶相析出而能够提高软磁特性。但是,对于能够使微细结晶相稳定地析出的组成也未充分进行探讨。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对能够使微细结晶相稳定地析出的组成进行了探讨。其结果发现,即便在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组成不同的组成中,也能够使微细结晶相稳定地析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高的饱和磁通密度、低的矫顽力及高的磁导率,进而耐蚀性也高的软磁性合金等。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磁性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利用由组成式((Fe(1-(α+β))X1αX2β)(1-(a+b+c))MaBbCrc)1-dCd构成的主成分、以及至少含有P、S及Ti的副成分构成,
X1为选自Co及Ni中的1种以上,
X2为选自Al、Mn、Ag、Zn、Sn、As、Sb、Bi以及稀土元素中的1种以上,
M为选自Nb、Hf、Zr、Ta、Mo、W及V中的1种以上,
0.030≤a≤0.14,
0.005≤b≤0.20,
0<c≤0.040,
0≤d≤0.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3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