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防伪溯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4536.4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9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步添;邓旭;陈浩亮;王备;李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40/04;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王琛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溯源 供应链 金融防伪 第三方 防伪 合约内容 加密算法 纸质凭证 智能 中心化 物流 纸质 金融 篡改 转交 中小企业 担保 货物 评估 合同 进程 监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防伪溯源方法,该方法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无需第三方信任系统和具备多种加密算法等优点,在供应链金融中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防伪溯源方法的缺点。本发明凭借区块链自身不可篡改的特性,所有的合约内容,包括货物的状态都能够清楚地找到,解决了传统防伪溯源方法需纸质凭证转交、需第三方担保或证明机构、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可能存在欺骗舞弊等缺点;同时本发明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了买卖双方的合同约定、物流监督以及金融评估,由于一切合约均在系统中完成,所以无需纸质合约,减少了繁琐的手续,加快了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应链金融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防伪溯源方法。
背景技术
供应链是指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到销售网络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组成的。而供应链金融,则是加入了银行和P2P投资平台,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所建立的一种金融市场,供应链金融有以下三种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供应商以与需求客户真实产生的贸易合同为基础,以贸易的应收账款作为有效还款来源,来向银行或P2P平台融资。
保兑仓融资模式:进货商以进货后卖出所得收入以及供应商的回购和货物的提货权为基础和还款来源,向银行或P2P平台融资。
通融仓融资模式:银行或P2P平台委托物流公司监管供应商的货物,同时对货物进行估值,并以估值为标准来对供应商投资,供应商承诺对货物回购或者逾期直接由金融机构卖出。
从上述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看出,现有供应链金融的防伪溯源方法有以下几个重要环节:1.卖方和买方的纸质合同;2.物流公司的监管信息;3.金融机构自己的评估;4.买卖、物流和金融等多方共同达成的协议。因此,现有的防伪溯源方法有以下几点弊端:
1)需要大量的纸质材料,无论是保管还是防伪都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
2)需要引入第三方担保或者证明机构。
3)建立在核心企业的威信和名望之上,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4)由于担保、监督、评估的过程均是人员操作,所以难以避免人员串通、舞弊的发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防伪溯源方法,其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无需第三方信任系统、区块不可篡改和具备多种加密算法等优点,在供应链金融中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防伪溯源方法的缺点。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防伪溯源方法,如下:
首先,构建由供应商、进口商、物流公司以及金融机构多方共同参与的区块链网络系统,系统成员共同存储维护两条区块链即交易链和货物链,两条链同步进行,交易链上记录有交易相关信息,货物链则记录货物及其物流信息;
然后,利用智能合约实现买卖双方包括合同约定、物流监督、金融评估等操作过程,针对供应链金融中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和通融仓融资模式,交易链和货物链通过对智能合约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当对交易链进行相关操作时采用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进行共识,达成共识后方可完成对交易链的签名验证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货物链不受人为控制,每一货物单信息的改变只由交易链上的智能合约触发,自动判定条件并完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交易链上以双方同时签订智能合约的流程进行,不存在单独构建区块的流程,并由博弈论原理最大限度地避免造假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4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