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4974.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0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建;岳公星;翁业芹;师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6 | 分类号: | H01M10/0566;H01M10/0567;H01M10/4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53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氯代碳酸乙烯酯 配制 氟代碳酸乙烯酯 锂电池电解液 分子筛纯化 离子柱 精馏 碳酸亚乙烯酯 电化学还原 自由基聚合 安全环保 安全性能 电池容量 氟化反应 氟化试剂 合成碳酸 石墨负极 引发体系 氯化 三乙胺 碳负极 脱氯剂 乙烯酯 阻抗 制备 电池 合成 | ||
1.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合适的氯化引发体系,合成制备纯度较高的一氯代碳酸乙烯酯;
S2:以一氯代碳酸乙烯酯和亲和性强的氟化试剂进行氟化反应,得到氟代碳酸乙烯酯后,并依次经过精馏、离子柱分离和分子筛纯化;
S3:氟代碳酸乙烯酯在石墨负极表面发生电化学还原反应,形成较厚、阻抗较大的SEI膜,得到产品A;
S4:以一氯代碳酸乙烯酯为原料,三乙胺为脱氯剂,合成碳酸亚乙烯酯,并依次经过精馏、离子柱分离和分子筛纯化;
S5:碳酸亚乙烯酯可以在碳负极表面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聚烷基碳酸酯类化合物,得到产品B;
S6:利用合成反应中的产品A和产品B制备含氟锂电池电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氯化引发体系是将碳酸乙烯酯加入反应塔中预热至60℃,使碳酸乙烯酯由固体变为液体,再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加热至60℃,得到含有引发剂和催化剂的碳酸乙烯酯液体,从塔底通入30-50min的氮气,置换塔内空气,氮气尾气放空,氯气经干燥脱水后,加热至65-70℃,在反应塔的底部和中部分别通入氯气,得到的含有引发剂和催化剂的碳酸乙烯酯液体,气液逆流接触反应,保持塔内温度为60-70℃,收集塔底液体一氯代碳酸乙烯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催化剂和碳酸乙烯酯的质量比为0.5-2:1-5:80-9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的底部通入氯气的体积和反应塔的中部通入氯气的体积比为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氟化反应用二氧化碳稀释氟气,用惰性溶剂稀释反应底物一氯代碳酸乙烯酯,控制反应条件,饱和烃中的氢原子被取代而生成氟代碳酸乙烯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电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可以加入1,2-二氟碳酸乙烯酯或含氟醚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49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电解液及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