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5938.6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水明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700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用电设备 供电槽 调度 指示灯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蓄电池组 电源线 左端 供电系统 左右对称设置 可拆卸连接 电机驱动 供电安全 壳体顶端 配合连接 转换调度 齿轮腔 充电头 省力 自动化 通电 供电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右端的用电设备,所述壳体左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左端连接有充电头,所述壳体右端设置有供电槽,所述供电槽用以与所述用电设备的接电头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用电设备通电,所述壳体顶端面上呈左右对称设置有左指示灯和右指示灯,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调度腔,所述壳体中在所述调度腔上方设置有齿轮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快捷,生产投入成本低,而且上蓄电池组和下蓄电池组为用电设备供电通过一个电机驱动即可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调度,调度操作省力,不仅使得供电槽供电安全稳定,而且实现了该供电系统实现调度的自动化,大大满足了现有生活中的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供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我国仍然是电力资源稀缺的大国,特别是在夏天用电高峰期,时常会出现停电现象,因此,人们通常都会在家中储备临时供电装置,以便于在停电时为家中的用电设备供电使用,现有的临时供电装置基本都是以蓄电池为主,当一个蓄电池中的电用完后需要手动操作用电设备与另一个蓄电池连接,这样才能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不仅费时费力,操作难度大,而且只有在用电设备突然断电的情况下才能知道蓄电池内的电量已经用完,因此容易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坏,使得供电不稳定,而且家中还需要储备多个蓄电池,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右端的用电设备,所述壳体左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左端连接有充电头,所述壳体右端设置有供电槽,所述供电槽用以与所述用电设备的接电头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用电设备通电,所述壳体顶端面上呈左右对称设置有左指示灯和右指示灯,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调度腔,所述壳体中在所述调度腔上方设置有齿轮腔,所述调度腔中呈上下对称设置有上蓄电池组和下蓄电池组,所述上蓄电池组和下蓄电池组均与所述调度腔上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调度腔中左右对称设置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左螺纹驱动杆和右螺纹驱动杆,所述左螺纹驱动杆和所述右螺纹驱动杆均向上延伸依次穿过所述下蓄电池组和上蓄电池组且贯穿所述调度腔顶端壁延伸到所述齿轮腔中,且所述左螺纹驱动杆与所述下蓄电池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左螺纹驱动杆与所述上蓄电池组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右螺纹驱动杆与所述下蓄电池组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右螺纹驱动杆与所述上蓄电池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左螺纹驱动杆顶端与设置在所述齿轮腔顶端壁中的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右螺纹驱动杆顶端与所述齿轮腔顶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齿轮腔中位于所述左螺纹驱动杆上固定设置有左齿轮,所述齿轮腔中位于所述右螺纹驱动杆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左齿轮啮合的右齿轮,所述调度腔左端面上部嵌设有上充电金属片,所述调度腔左端面下部嵌设有下充电金属片,所述调度腔右端面中部嵌设有中供电金属片,所述上蓄电池组左右两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上弹性充电头和上弹性供电头,所述下蓄电池组左右两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下弹性充电头和下弹性供电头,所述上蓄电池组和所述下蓄电池组上分别连接有上电量检测传感器和下电量检测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电量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左指示灯连接,所述上电量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左指示灯之间还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下电量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右指示灯连接,所述下电量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右指示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控制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述上充电金属片和所述下充电金属片均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所述中供电金属片与所述供电槽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螺纹驱动杆和所述右螺纹驱动杆的直径相同,所述左螺纹驱动杆和所述右螺纹驱动杆的长度相同,所述左螺纹驱动杆和所述右螺纹驱动杆均与所述调度腔顶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左螺纹驱动杆和所述右螺纹驱动杆上的螺纹旋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水明,未经何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5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