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网络中冗余网路传输路径快速切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6964.0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闵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波动光工业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931;H04L12/26;H04L12/939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4007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份路径 网路封包 快速切换 位址 交换器 延迟 传输路径 网路传输 耦合网路 耦合网络 太网络 最大化 冗余 备份 传送广播 强制切换 网络封包 网络故障 网络运行 可控制 网路 传送 记录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耦合网络中冗余网路传输路径快速切换的方法,所述传输路径包括指定路径和备份路径,正常工作时,指定路径的已太网络交换器记录指定路径的网路封包位址,并通过网路将上述网路封包位址备份至备份路径中的已太网络交换器中,指定路径被破坏后,备份路径取代指定路径,并同时将备份的网路封包位址透过传送广播的网路封包到被耦合网路中,强制切换耦合网路中的网络封包通过备份路径传送。本发明系统在指定传输路径被破坏后快速切换至备份路径,最大化的缩短网络故障延迟时间,故障延迟时间可控制在1秒以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30秒以上的故障延迟时间具有突出的优势,最大化的保证了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耦合网络中冗余网路传输路径快速切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已太网络耦合技术提供冗余网络之间的备援机制,提供整体网络可靠性。冗余网络可为RSTP/MSTP、ERPS、Ring或是其它冗余机制。工业已太网络耦合技术提供不同冗余网络之间的备援机制且具可靠的快速的备援及回复机制。在耦合网络中,一般会有传输指定路径和备份路径,当指定路径被破坏后备份路径会随之取代指定路径,然而被耦合的网路可能并不知道传输路径已经修改,仍然按照指定路径传输信息,导致网络封包短时间内无法正常传输,一般需要30秒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从而导致网络无法正常使用,导致信息传输的不稳定性,给工作带来不便,特别是对网络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网路传输路径切换的,减少故障延迟时间的耦合网络中冗余网路传输路径快速切换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耦合网络中冗余网路传输路径快速切换的方法,所述传输路径包括指定路径和备份路径,正常工作时,指定路径的已太网络交换器记录指定路径的网路封包位址,并通过网路将上述网路封包位址备份至备份路径中的已太网络交换器中,指定路径被破坏后,备份路径取代指定路径,并同时将备份的网路封包位址透过传送广播的网路封包到被耦合网路中,强制切换耦合网路中的网络封包通过备份路径传送。
进一步地,使路径切换更快速有效,定时对备份路径中的已太网络交换器中的网路封包位址备份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备份路径中的已太网络交换器中的网路封包位址备份更新间隔为100ms-10s。
进一步地,所述被耦合网路为RSTP/MSTP、ERPS或Ring冗余机制。
进一步地,为便于监控网路工作状态,传输路径上设有网路状态监控器,监控指定路径和备份路径的通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网路状态监控器为ERPS或Ring冗余机制。
有益效果:(1)本发明系统在指定传输路径被破坏后快速切换至备份路径,使被耦合的网路及时得到路径切换消息,并快速切换网路封包的传输路径至备份路径,最大化的缩短网络故障延迟时间,故障延迟时间可控制在1秒以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30秒以上的故障延迟时间具有突出的优势,最大化的保证了网络运行的稳定性;(2)本发明系统对被耦合的网路类型没有限制,使用范围广,无需对现有的传输系统中被耦合的网路机制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经济高效;(3)本发明系统无需通过复杂的通讯协定以及封包交换实现,整个过程便捷、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指定路径被破坏的状态下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4为指定路径被破坏后的传输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波动光工业通信(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波动光工业通信(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6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