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智能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9787.1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9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肖费雨;王利平;陈树越;徐利华;汪楚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30/02;G06Q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分类回收 智能管理平台 可回收垃圾 云端服务器 称重数据 按钮 投递 终端 垃圾回收设备 再生资源回收 整体运作效率 点击屏幕 回收箱体 垃圾分类 垃圾回收 移动网络 用户使用 再生资源 自动称重 自动打开 自动上传 二维码 交易链 扫描口 生态链 构建 手机 箱门 显示屏 回收 投放 垃圾 账户 分类 排放 源头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智能管理平台,其主要由垃圾回收终端、云端服务器、分类宝APP软件和微信端商城四个部分组成。用户使用手机APP或微信端个人二维码置于垃圾回收设备扫描口,显示屏上方出现投递按钮,点击屏幕上方投递按钮,可回收垃圾回收箱体箱门自动打开,投放完毕可回收垃圾后回收终端自动称重,称重数据通过4G移动网络自动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最终将称重数据转化为积分返还到用户APP或微信账户,用户即可使用该积分在该平台微信商城消费。这种从源头激励的模式,可提高垃圾分类的整体运作效率,将垃圾排放者、商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等各方资源形成完整的再生资源交易链与利益链,构建垃圾分类回收的可持续生态链。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智能管理平台,属于环保与资源利用技术领域。
2.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垃圾分类问题,但一直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一方面由于垃圾排放者没有充足的垃圾分类知识,不知道哪些垃圾属于哪一类;同时政府也未建立起一套良好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平台,让有分类意识的垃圾排放者感到力不从心。这极大的降低了垃圾回收的效率、利用率以及垃圾排放者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可回收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让垃圾分类回收只是一句口号。
3.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智能管理平台。
本发明的垃圾分类回收智能管理平台,其主要由垃圾回收终端、云端服务器、分类宝APP软件和微信端商城四个部分组成。
垃圾回收终端包含以下部分:可回收垃圾回收箱体、自动门、60kg带信号磁力锁、门磁感应器、C3级200kg称重传感器、可回收垃圾监控探头、控制柜箱体、17寸液晶显示屏、控制主板、电源装置、漏电保护器、二维码扫描枪、无线连接天线、不可回收垃圾回收箱体、广告位、弹簧门。
云端服务器:采用阿里云4核处理器,拥有8G运存,50G系统盘内存和80G数据盘内存。可以对用户投放数据进行高效的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实现用户与后台无缝对接。
分类宝APP软件:由基础层、框架层、组件层、业务层及客户端组成,并对功能的结构性布局、各分页面的设计以及页面间业务逻辑的设计做了详细规划,搭载了新颖的操作界面和多个实用型功能,使用户体验达到最优状态。
微信端商城:位于分类宝官方微信服务号首页面下方,用户只需点击即可进入商城页面。商城页面分区包括优惠券、居家生活、水果饮料、卫生洁具以及学习办公几大类,全方位满足用户需求,使用积分在商城下单即可兑换商品;同时该微信可实时推送垃圾分类回收相关消息、国家政策、环保活动,普及分类回收知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越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垃圾回收终端、云端服务器、分类宝APP软件和微信端商城相结合的垃圾分类回收智能管理平台来解决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用户使用手机APP或微信端个人二维码置于垃圾回收设备扫描口,显示屏上方出现投递按钮,点击屏幕上方投递按钮,可回收垃圾回收箱体箱门自动打开,投放完毕可回收垃圾后回收终端自动称重,称重数据通过4G移动网络自动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最终将称重数据转化为积分返还到用户APP或微信账户,用户即可使用该积分在该平台微信商城消费。这种从源头激励的模式,可提高垃圾分类的整体运作效率,重塑垃圾回收产业链,它既有利于城市从垃圾回收中节省资金,又有利于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4.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4.1图1为本发明的管理平台框架图
1-垃圾回收终端、2-云端服务器、3-分类宝APP软件、4-微信端商城。
4.2图2为本发明垃圾回收终端结构图,图3为垃圾回收终端控制柜箱体右侧全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垃圾回收终端可回收垃圾回收箱体右侧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9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贸人才课程推荐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移动通讯终端的失物招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