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门锁及上锁开锁的复合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9821.5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树温;陈彬;张东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志海;李海建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机构 应急手动 上锁 旋钮 智能门锁 开锁 电动执行机构 行星变速机构 变速 电动手动 开锁动作 快速切换 离合机构 离合结构 手动开门 大速比 兼容性 内面板 智能锁 锁体 简易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锁开锁的复合机构,增加了一组行星变速机构,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大速比变速,实现应急手动旋钮旋转0.25圈完成上锁或开锁动作,操作更简易;应急手动旋钮与电动之间没有离合机构,在应急手动旋钮和电动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无额外的操作,使用更为便捷;将电动执行机构集成于内面板,实现换面板时不用更换锁体,提高面板的兼容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复合机构的智能门锁,无离合结构,实现电动手动快速切换;全自动智能锁产品中,同时实现室内快速、便捷手动开门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及上锁开锁的复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锁中,手动旋转内面板应急旋钮进行手动上锁或开锁需要旋转2.5-3圈,用户体验不是很好。
同时,手动旋转内面板应急旋钮进行手动上锁或开锁时,需先用力按下应急旋钮,使应急旋钮与内部的电动机构脱离,且旋转过程中需要边用力按压边旋转。这样的操作方式不是很直观,需要对使用者先进行一定的培训。
另外,将电动执行机构设置于锁体内,对一些旧门换锁市场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部分市场的客户一般只是要求更换面板,而不要求更换锁体,如果非要更换锁体不仅成本高,而且也不一定能更换得了,因为不同的规格不同品牌的门,其锁体大小或是安装孔有一定的差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锁开锁的复合机构,减少了室内应急手动开门需要旋转的圈数,操作更简易,更人机;同时,直接旋转应急旋钮就可以进行上锁或开锁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复合机构的智能门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锁开锁的复合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行星变速机构、手动齿轮、手动旋钮、主轴、面板和底板;
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行星变速机构的主行星轮配合,所述手动旋钮通过所述手动齿轮与所述行星变速机构的从行星轮配合;
所述主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安装于所述面板;所述主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板,并用于与所述锁芯配合保持同步转动;所述主轴的中部与所述行星变速机构的行星架的中心孔配合保持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减速电机。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
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小锥齿轮连接;所述大锥齿轮的锥齿圈与所述小锥齿轮啮合,所述大锥齿轮的直齿圈与所述主行星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行星架上设有转动孔;所述从行星轮设置在所述行星架轴向一侧,所述从行星轮的传动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孔内,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防转扁位;所述主行星轮设置在所述行星架轴向另一侧,所述主行星轮通过其中心孔扁位与所述防转扁位配合安装于所述从行星轮的所述传动轴。
优选的,所述行星架的中心孔设有防转扁位,所述主轴的中部设有用于跟所述防转扁位配合的扁位段。
优选的,所述手动齿轮包括:
连接块;
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一侧,用于跟所述从行星轮啮合的直齿圈;
设置在所述连接块另一侧,用于跟所述手动旋钮上凹槽配合的凸销。
优选的,所述面板上开有环型槽,所述手动齿轮的所述凸销插在所述环型槽内。
优选的,所述主轴的第一端通过面板轴承可转动安装于所述面板,第二端通过底板轴承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主轴上设有同所述面板轴承配合的面板轴承面,和同所述底板轴承配合的底板轴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98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