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9993.2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2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雯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线 下行电信号 光纤 模拟信号 驱动放大 下行数据 客户终端设备 同轴电缆传输 网络传输技术 电信号转化 光纤到用户 光信号转化 瓶颈问题 上行数据 同轴电缆 有效解决 逆操作 制式 封装 铺设 小区 改造 | ||
1.一种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进行下行数据流向时,将接收的光信号转化为下行电信号,提取下行电信号中的数据并封装成IP包;将IP包编码成G.FAST制式后,将电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并进行驱动放大;将驱动放大后的模拟信号通过铜线或同轴电缆传输至客户终端设备CPE;
当进行上行数据流向时,为下行数据流向的逆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E为G.FAST模式或ADSL模式或VDSL模式。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光模块、无源光纤网络PON模块、数据协议处理芯片、模拟前端芯片、驱动芯片和设备装置端子;
所述光模块用于:实现数字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
所述PON模块用于:当进行下行数据流向时,提取下行电信号中的数据并封装成IP包;当进行上行数据流向时,解封装IP包中的数据,并按照指定的时隙将数据以上行电信号进行发送;
所述数据协议处理芯片用于:实现G.FAST制式的调制与解调;
所述模拟前端芯片用于:实现数字电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所述驱动芯片用于:实现模拟信号的驱动放大与还原;
所述设备装置端子用于:将铜线或同轴电缆与CPE固定端接,使得G.FAST制式的模拟信号能通过铜线或同轴电缆传输至CPE。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ON模块的接口为以太网接口,所述数据协议处理芯片为xGMII接口;
在此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用于实现以太网接口电平与xGMII接口电平之间的转换;所述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具有以太网接口和xGMII接口,通过以太网接口与所述PON模块连接,通过xGMII接口与所述数据协议处理芯片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GMII接口为SGMII接口、RGMII接口或GMII接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装置端子包括至少一个RJ11插座;当使用铜线传输时,直接通过RJ11插座将铜线与CPE固定端接,当使用同轴电缆传输时,还需通过耦合隔离器将同轴电缆内的信号转成铜线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装置端子还包括反向供电模块,用于为该装置中的各器件进行反向供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供电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压提取转换模块和一个与每个电压提取转换模块均相连的均流模块;
每个电压提取转换模块用于:从对应的用户CPE的信号中提取电源并转换为指定供电电源;
均流模块用于:对各路经电压提取转换模块转换后的指定供电电源进行均流输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电压提取转换模块包括分级防热插拔保护电路、DC/DC模块、变压器和整形滤波模块;
所述分级防热插拔保护电路用于:防止热插拔损坏;并检测信号中是否含有所需的电源直流分量,若无,则将输出置为高阻,若有,则通过所述DC/DC模块将所需的电源直流分量提取出来;
所述变压器用于:将提取出的所需的电源直流分量转换成指定供电电源;
所述整形滤波模块用于:对转换的指定供电电源进行整形滤波,去掉杂波及毛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供电模块内设置有用于标示工作状态的状态指示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99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点播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家电智能化管理控制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