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制冷管路固定卡扣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0185.8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峰;任建华;张静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2 | 分类号: | F16L3/12;F16L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尚世浩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扣 上盖 空调制冷管路 固定部 传统空调 固定卡扣 制冷管路 通用化 活动式卡接 连接为一体 活动连接 卡接结构 空调管路 维修 孔位 支架 车身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制冷管路固定卡扣,包括固定部,卡扣底部及卡扣上盖;固定部、卡扣底部及卡扣上盖均连接为一体结构;其中固定部与卡扣底部固定连接,卡扣上盖与卡扣底部的一端活动连接,卡扣上盖与卡扣底部的另一端活动式卡接配合。本技术方案相比传统空调制冷管路固定方式,本方案卡扣尺寸采用空调管路相配合尺寸,固定牢靠;相比传统空调制冷管路固定,本方案支架采用通用化设计,可满足不同车身孔位的安装;本方案空调制冷管路卡扣维修时可将方案卡接结构直接打开,便可进行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路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空调制冷管路固定卡扣。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需实现制冷和采暖等功能以调节驾驶室舒适性,空调管路是汽车空调系统的部件之一,用其连通空调系统各主要部件,保证制冷剂在系统内流通。
空调管路中间段需进行固定,以防止汽车行驶过程中管路抖动造成磨损。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汽车空调功能日益多样化,空调制冷管路走向日益复杂化,因此对汽车空调管路一致性、零件通用性、维修方便性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制冷管路固定时,需将管路用管夹套好,并用螺栓固定。图1所示。不同空调管路尺寸不同,该管夹结构01固定后存在管路02晃动,固定后不可靠。
此固定管夹固定方向单一,管路与管夹存在振动磨损现象;维修时,需先将螺栓拆下,在局限的操作空间下难以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管路固定卡扣,以解决现有技术空调固定卡扣固定不牢靠,且不具有通用性及维修不便的问题。
本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调制冷管路固定卡扣,包括固定部,卡扣底部及卡扣上盖;所述固定部、所述卡扣底部及所述卡扣上盖均连接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卡扣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上盖与所述卡扣底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卡扣上盖与所述卡扣底部的另一端活动式卡接配合。
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部本体,在所述固定部本体的两侧各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卡扣底部的下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卡接部自所述固定部本体的下端向所述卡扣底部延伸时,所述卡接部的外侧表面至所述固定部本体侧表面的距离增加。
所述卡扣底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底部的上表面为圆弧形,在所述圆弧形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轴向贯通的第一减震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减震凹槽以所述圆弧形上表面的圆心为中心呈半径形分布;所述圆弧形上表面呈锯齿形。
所述卡扣上盖的内表面为圆弧形,在所述圆弧形内表面设置有多个轴向贯通的第二减震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减震凹槽以所述圆弧形内表面的圆心为中心呈半径形分布;所述圆弧形内表面呈锯齿形。
所述卡扣底部的圆弧形上表面与所述卡扣上盖的圆弧形内表面组成圆形结构。
所述第一减震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减震凹槽的形状不相同;圆弧形上表面相邻两个锯齿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圆弧形内表面相邻两个锯齿的最大距离。
所述卡扣底部与所述卡扣上盖连接处的外侧面设置有沟槽结构。
在所述卡扣底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下卡扣,所述卡扣上盖与所述下卡扣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上卡扣;所述上卡扣与所述下卡扣卡接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相比传统空调制冷管路固定方式,本方案卡扣尺寸采用空调管路相配合尺寸,固定牢靠。
相比传统空调制冷管路固定,本方案支架采用通用化设计,可满足车身孔位11mm-15mm的孔位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0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橡胶缠绕包敷管路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震动管道支撑架